近年來,泉州中心市區各片區交通路網逐步完善,然而由于管理規定不夠合理,出現了一些道路破損未能得到及時養護等問題。市政協委員、福建省力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思泉建議,進一步理順完善中心市區城市道路管理規定,厘清道路管理責任,提升中心市區交通環境。
道路管養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市民出行的安全與暢通。圖為市區坪山路高架橋。(陳起拓 攝)
他指出,按照有關規定,我市中心城區(鯉城區、豐澤區)的城市道路實行統一管理、分級養護,道路紅線寬度40米以上(含40米)的主、次干道委托給市政工程管理部門進行養護、維修;主、次干道以外的支路、小巷由市轄各區自行安排分級養護、維修。然而,目前部分紅線寬度在30-39米之間的市政道路按規定找不到管理單位,一直未能移交,只能靠片區原建設單位管理和養護,僅城東片區就有東輔路、47號路等7條道路存在這種情況,造成了一些道路出現破損未能及時得到養護和維修的情況。
丁思泉認為,各片區市政道路不能僅簡單按道路寬度作為接管條件,而應根據原道路設計等級和實際發揮的作用進行管理。主、次干道不論是否40米寬均由市城市管理局進行養護和管理;此外的支路、小街巷交由市轄各區自行安排分級養護和管理,以此實現道路管理清晰,責任分明。(記者王樹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