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灣面海 新城 崛起》系列報道之一
2018年年底,泉州市海絲新城協調范圍劃定,猶如一記春雷響起,在泉州城市建設發展的史冊上畫下濃墨重彩一筆。240平方公里范圍,九大片區加快推進,聚焦各方關注,牽動眾多市民的心。一年來,環灣面海的城市建設步伐,透過一個個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項目建設,成為可觸可感的變化。一年來,城市面貌、環境和品質的躍升,宜居宜業宜奮斗的美好生活讓置身于街頭巷尾的市民倍感振奮,新城集聚進一步加快。
西華洋片區產業定位為以數字科技為核心,重點布局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效果圖)
既要扛起“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責任、守住城市根與魂,又要打造人民向往的“生活品質之城”、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泉州海絲新城的建設寄托著殷殷期望。今日起,泉州晚報聯合泉州市新城辦推出《環灣面海 新城崛起》系列報道,聚焦鯉城站前大道西側片區、東海后埔片區、洛江陽江新城片區、北峰西華洋片區、臺商區白沙片區、晉東新區二體片區、石獅蚶江片區等,見證我市全力打造攥指成拳、山水相融、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兩江一灣”城市核心圈的生動實踐。
在老泉州人的記憶里,數十年前,走出“東門車頭”就算市郊了,這個如今早已消失的地名,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當時泉州市區東邊界線的模糊印象;數年間,東擴的腳步越來越快,大坪山隧道、東海隧道的開通,路網四通八達,實現幾分鐘的車程內新老城區切換,使泉州的城市東進豁然開朗。如今,曾經荒涼的片區已經換了天地,資源的聚攏、人氣的集聚,儼然讓這里有了城市中心的味道。未來,隨著北峰西華洋片區、東海后埔片區的建設,城市“心”高地令人期待。
桂嶼公園效果圖
西華洋片區 從根本解決動車站及周邊排水防澇問題
動車站及周邊逢雨必澇的難題由來已久,西華洋片區的改造將從根本上解決排水防澇問題。“與以往局部改造不同,西華洋片區的改造是針對片區的整體提升。將打造一個滯洪湖面積65.15公頃,庫容507萬立方米,對動車站及周邊區域毛細血管進行疏通,可滿足城市防洪排澇功能,還將進一步優化滯洪湖水面岸線形態。”市新城辦規劃設計組工作人員王金星介紹,改造前的西華洋滯洪區三面群山環繞,一到雨天,山上的水向低處流,形成內澇,困擾片區發展。改造后利用低洼地帶、農田等建設滯洪湖,有望解決動車站前、南北大道等周邊區域的防洪排澇問題,滯洪湖也將打造為城市一景,成為周邊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
西華洋滯洪片區作為全市“海絲新城”重點建設的九大片區之一,是泉州環灣向灣聚集發展的重要板塊之一,有利于實現片區更新,提升環境品質,改善民生。“西華洋片區的設計方案經過多方論證探討,立足于解決片區內防洪排澇、交通出行、改善居住條件、完善公共服務配套等民生‘補短板’問題。改造后將進一步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居住生活質量和片區品質,打造宜居宜業的泉州城市北大門,更加符合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要求。”王金星說。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石,也是城市賴以立身的“筋骨”。一座新城,一片創新高地,一個全新的大數據產業正風起“云”涌。“根據《環泉州灣都市產業發展總體策劃》,西華洋片區位于智能科技組團,產業定位為以數字科技為核心,重點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王金星介紹,在規劃中落實上位產業方向和功能要求,規劃預留兩大產業空間約544畝,近期落實數字科技產業相關項目,預留產業空間,適時引入先導性、主導性產業。
“轟轟轟……”11月初,西華洋滯洪片區(豐澤段)項目房屋拆除工作提前啟動,“第一錘”敲下了北峰街道霞美社區被征遷戶高先生騰空的房屋。緊接著大面積的房屋拆除工作在片區鋪開。“西華洋滯洪片區(豐澤段)11月1日正式啟動簽訂征遷協議,截至12月15日,累計簽訂協議1151宗,完成81.69%。其中:民房總1218宗,簽約1040宗,完成85.39%;企業總191宗,簽約111宗,完成58.12%??傭v空934宗。”西華洋指揮部征收組組長王振偉說,預計春節前基本完成征收工作,明年將陸續啟動片區安置房建設。
“以前一到下雨天,門口就積水為患,村莊附近一些積水點垃圾漂浮,惡臭難聞,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希望啟動片區改造后這些問題能得到解決,期待這里變成一個更加現代化、便利、美觀的新區。”家住北峰街道霞美社區的居民于女士說道。
后埔片區 從“城中村”到中央商務生活社區
從高空俯瞰,東海后埔片區與東海泰禾廣場僅一條馬路之隔,但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面貌:一邊是高低不整、破舊的民房,一邊是現代感十足的泰禾廣場。不久后這里將迎來嶄新的變化,打造成新型中央商務生活區,形成晉江北岸沿江城市展示面。
“后埔片區是泉州老城區連接東海新區的重要銜接區域,對塑造泉州晉江大橋橋頭堡的城市形象和晉江濱江景觀具有重要意義。”市新城辦項目策劃組副組長陳敬超介紹,該片區的規劃目標是打造晉江入??谛蜗蟾叩兀瑥秃细叨司频?、商務、辦公為一體,建成富有魅力的泉州濱海宜居區。比如在沿江的外立面規劃產業園,培育都市型2.5產業。除了主打親水區域、高檔酒店、休閑空地外,還將進一步挖掘文化內涵,串聯法石后埔文化資源、開展海絲遺跡保護和活化工程,推動高品質旅游配套落戶。
一個個項目的落地,正催生出東海發展的巨大動力。桂嶼公園項目位于柯石排洪渠道下游末端,西至東海大街,東至規劃支路,將建設包括園林景觀工程,雨水工程及相應道路、照明、過街天橋工程,還有城市觀景平臺、親水木棧道。“該項目是山水田園城市的組成部分,建成后將大大提升周邊景觀的配套、滿足居民生活休閑的需求,助力美麗泉州建設。”項目現場負責人許建鋒介紹。
從灘涂到坦途、從荒路到樞紐、從落后到繁華,海絲新城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市新城辦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照‘新城集聚’的工作部署,以規劃為引領、項目為抓手,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緊緊圍繞兩江一灣重點區域,按照統籌化布局、組團式開發、體系化推進、標準化配套的思路,致力打造城市重要展示面和城市廊道。2019年新城辦重點推動海絲新城九大片區和生態連綿帶建設,目前新城建設各項目正有序開展,公共配套逐步完善,人氣不斷聚集。”陳敬超表示。
當我們看著海絲新城規劃藍圖上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座公園和每一座廣場,一點一點變成現實,一個集行政、商務、旅游、教育、商住為一體的泉州新中心正在加速成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新城人”。當下的努力,正塑造著一個城市的未來。(記者 殷斯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