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交通運輸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統領,圍繞優化交通市場營商環境,主動轉變職能、對標先進,創新便民利企審批服務方式,以實際行動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努力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
精簡事權,激發市場活力。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對交通運輸行業10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別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四種方式進行管理。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交通運輸行業取消審批服務事項5項,精簡下放審批事項7大項(31子項),優化調整6項(12子項),“證照分離”改革累計惠及企業113家次。
落實“四辦”,實現高效便民。認真落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馬上辦”,對接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庫,著力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按照“能簡則簡”原則,將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等12個審批事項,由承諾件改為“一審一核”現場即辦,減少行政審批辦理時間。目前,市交通局窗口實現 “四星級”服務的事項占比達三成以上,群眾和企業辦事“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項達93%,即辦率達80%以上。
優化審批,服務企業發展。及時取消外商投資道路運輸業立項審批,我市境內投資道路客、貨運輸經營等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享有與內資企業同等國民待遇,外商投資企業開辦流程進一步簡化。主動將涉及道路、水路運輸企業設立的6項經營許可事項的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比法定時限提速75%。積極推進內河船舶證書“多證合一”改革,實行“一次申請、同時受理、同步審核”的部門協同辦理機制,整合《船舶檢驗證書》《船舶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最低安全員證書》“四證合一”,辦理時間從原來船檢、地方海事、水路運政3個部門合計28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工作日。
提質提速,推動項目審批改革。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起草制定《泉州市級交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將除由國家、省級審批的重大工程外的公路水運工程項目審批納入改革范疇,明確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四個階段,完善“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套機制、一份指南”審批新模式,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60%以上。
強化監督,規范交通市場運行。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完善“兩庫一單”,針對轄區監管重點、熱點、高風險領域,制定監管行業對象的抽檢頻次、比例,以常態化方式進行“雙隨機”抽查。落實《泉州市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的實施方案》和《關于對嚴重違法失信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要求,及時推送“紅黑名單”至“信用泉州”、“信用交通”等門戶網站進行公示,以信用監管推動綜合執法監管,深化違法超限運輸“失信懲戒”。2019年上半年,共公示行政處罰信息1144條、行政許可信息98條。(記者莊金泉 通訊員朱遜紅 張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