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6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文 吳圳烽/圖)城市形象,如人臉面。城市環境,大家共享。共享單車給市民帶來出行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少問題。
日前,有市民反映,泉州中心市區刺桐南路西側(津淮街至泉秀街段),堆放了大量無人管理的不再使用的“僵尸”共享單車,既占道,也影響了城市形象。
此外,即使是正常運營的共享單車,大街小巷也隨處可見亂扔、亂停、亂占道等亂象,如泉秀街領秀天地路段、寶洲街萬達路段幾乎天天如此。有市民形容:這是新的城市“牛皮癬“!
【記者走訪】
城市主干道旁邊 僵尸車輛堆成堆
日前,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fafqdl.cn)記者走訪泉州中心市區刺桐南路西側發現,短短五百米的距離就有大小好幾堆“僵尸車”,以ofo的數量最多,記者數了數,這一路段共有130多輛“僵尸車”停放,這里儼然成為了ofo的專屬垃圾停放場。
▲刺桐南路西側(津淮街至泉秀街段)停放著大量“僵尸車”
積灰塵、掉鏈子、沒座椅、沒腳踏、直接倒地……不少車輛還存在問題。住在附近的黃女士說,這些車堆放在路邊好幾個月了,一直也沒人處理,現在ofo也沒幾個人騎,有關部門為什么不統一清理呢?
市民陳女士也說,自己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刺桐路,這些共享單車沒人騎就一直堆在路面,遇到高峰期騎電動車都不方便。作為市區主干道之一,每天通行的車和人那么多,直接把車堆在這里似乎也不合適,影響城市形象。
記者走訪還發現,市區豐澤街、泉秀街、寶洲街等路段,皆發現有“僵尸”共享單車。
泉秀路的共享單車直接擋住了人行道
共享單車停放在停車場路口處
【社區聲音】
社區深受困擾 盼有關部門牽頭
“從今年春節以來,我們安排社區工作人員清理了不少‘僵尸車’,多以ofo為主,大約有200多輛。”豐澤區霞淮社區居委會主任李龍海表示,這些共享單車騎到哪里放到哪里,幾乎占領了小區道路、背街小巷,車輛亂停放且長期無人管理,加上損壞、污損等問題,不僅影響社區面貌考評,也妨礙了居民出行。
坪山路兩旁的綠化帶隨處可見“僵尸車”
為此,社區也很苦惱,但因車輛所有權歸屬于單車公司,社區沒有權利處置,他們只好安排人員先把這些無人管養的“僵尸車”集中整理出來,因為聯系不上ofo工作人員,只好先把車放到刺桐路的非機動車道上,平時由社區工作人員幫忙整理下倒地車輛。
李龍海還認為,“長期以往也不是辦法”。他說,以ofo為例,其平臺已經出現了問題,無法正常運維車輛,建議由區城市管理局牽頭,一是先明確責任主體,二是商討這些“僵尸車”的處理辦法,或者可以找空地集中堆放或者直接拆解車輛。
領秀天地入口處共享單車隨意停放
【部門回應】
豐澤城管稱,只負責占道亂停問題
對于共享單車“僵尸車”問題,豐澤區城市管理局回應稱,其與鯉城區城市城管局的職能不盡相同,鯉城區城市管理局擁有交通職能,而豐澤區政府沒有將交通職能劃分給豐澤區城市管理局。根據職責,他們只負責配合屬地街道糾正共享單車占道亂停放問題,關于整塊的共享單車管理問題,建議記者咨詢豐澤區創城辦。
記者將情況反映給泉州中心市區共享單車規范管理領導小組。該小組成員單位證實,ofo運營管理人員確實不足,整個市場只剩下2名工作人員,運維人員與投放數量不匹配,管理力量薄弱,但其至今沒有提交退出泉州市場的申請。今年以來,領導小組已多次約談ofo要求其履行好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對投放車輛的管理,將督促他們回收老舊車輛。
此外,泉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由泉州多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規范泉州市中心市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已經于去年年底正式公布并施行,明確了鯉城、豐澤、洛江區政府和泉州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是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的日常監管主體,負責對本轄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進行日常管理,對本轄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的服務實施監督,負責轄區內非主次干道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點位的規劃和設置工作。
“也就是說,轄區內的共享單車由轄區自行管理。”該工作人員說,他們已將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納入“數字城管”信息采集范圍,定期開展市容考評考核,對違反市容環境衛生法律法規行為進行處罰。
【鯉城經驗】
僵尸車放臨時停車點 逾期將統一處理
今年6月底,由鯉城區政府牽頭聯合區城市管理局等部門開展“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整治行動,將共享單車亂象納入重點整治范圍。
▲打錫街的電子圍欄處停放著共享單車
據介紹,此前堆放在老城區各個臨時收納點的ofo單車數量已經達到1000多輛,不少車輛損壞、臟亂現象普遍,日常維護運營管理不到位。針對這些“僵尸車”,鯉城區城市管理局于今年7月份向ofo連發兩份整改通知書,責令其于8月2日前將破損廢棄車輛回收。
為了清理“僵尸車”,鯉城區分別在開元街道、鯉中街道、海濱街道、臨江街道設立了臨時堆放點,可同時容納千余輛共享單車。其中,臨江街道的臨時堆放點設在土地路旱閘,面積約500平方米。
▲涂門街的電子圍欄處停放著共享單車
“不僅僅是臨江街道,老城區內幾乎已經沒有ofo‘僵尸車’了。”該點的聯系人蔡青峰介紹,目前此處已經停放了六七百輛損壞、沒有及時調度的車輛,也是以ofo居多。從7月份開始,工作人員陸續對臨江街道的背街小巷進行巡查,把這些車輛整理出來,統一放置到臨時停放點。如果企業無法在規定時間里來認領,主管部門將統一對這些車輛處理。
▲臨江街道土地路旱閘臨時堆放點,已經放置了六七百輛ofo共享單車
如何統籌、有序地使用、管理好這些共享單車,讓它既便民利民又有序運營,使之成為美麗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而非有礙觀瞻的“牛皮癬”,還有許多細致的工作要做。這,既考驗一座城市市民的綜合素質,也考驗這座城市管理部門的管理智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