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我市審計系統以此為契機,全面學深悟透,主動靠前作為,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科技強審,推動經濟責任審計效能不斷提升。
據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界定經濟責任審計內涵、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科學合理制定審計計劃、切實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公正客觀作出審計評價和提升審計結果運用水平等方面作出新的明確規定,是堅持和加強黨對審計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重大舉措,是新時代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基本遵循。
根據《規定》要求,我市將堅持以任職期間審計為主,對審計對象實行分類管理,科學制定經濟責任審計中長期規劃。記者了解到,今年,市審計局主動商請市直有關部門,于6月初出臺市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期規劃。今后,將按照審計署相關貫徹意見的要求,加大對重點地區、部門、單位,以及管理重要資金決策權、分配權、管理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等關鍵崗位的主要領導干部審計力度,力爭今后5年實現審計全覆蓋,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
《規定》強調,要加強與其他類型審計的統籌協調,科學配置審計資源,創新審計組織管理。據介紹,為緩解審計業務繁重與審計人員短缺的矛盾,市審計局嚴格落實審計項目和審計組織方式“兩統籌”要求,創新方式、整合力量,今年采取“市級授權、縣級實施、統一報告”模式,對5個小城鎮黨政主官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拓展了經濟責任審計監督領域。
《規定》要求,要推動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建立健全審計工作信息和結果共享機制,提高審計監督整體效能。近年來,我市審計系統著重培養、儲備大數據審計專業人才,引進專業設備,形成了“善用數據”的可喜局面。“大數據審計人員已經是審計組的標配。”某審計項目主審施生勃說,“通過數據比對,我們可以從數十萬條醫保數據中,把少數套取醫保資金的情況揭示出來。”
市審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審計系統將繼續深入對照研讀《規定》,扎實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著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民深化改革,促進權力規范運行,促進反腐倡廉。(通訊員王亞獎 記者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