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希望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像魚兒一樣快樂游弋,然而“墜落”“溺水”等正是14歲以下孩童遭受意外傷害的常見危險因素。暑假過半,近期兒童意外傷害事故頻發。如何讓孩子們平安、快樂地度過暑假,成了眾多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為了讓孩子們能度過一個安全的假期,記者結合多起事故案例,進行相關走訪調查,希望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共同為孩子們織就一張“安全防護網”。
小孩騎共享單車上街
意外傷害之一:溺水
事例:7月11日上午,遼寧省鞍山市西佛鎮7名中學生(均為男性)自發結伴去游泳,其中6人不幸溺亡;7月13日18時,山東省濟南市一男子帶3個孩子到水庫游泳,男子和兩名孩子不幸溺亡;7月21日上午,漳州南靖一家游泳館,13歲少女學游泳時溺水12分鐘才被發現……
調查:如今很多新建小區都配備了游泳池,每天都有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前往。記者走訪看到,這些游泳池多數只配有一兩個教練或“救生員”,而池子里擠滿了人,溺水事故隨時可能發生。
一些戶外水域也成為孩子避暑的地方。泉州市區順濟新橋和筍江橋兩橋南端水域為溺水事故多發區。每天下午筍江橋下岸上水中都是人,其中不乏小孩子的身影,他們僅套個游泳圈就泡在江里,個子稍大些的孩子還上躥下跳。
“很多小孩子結伴前來,我們都會重點盯防,他們不知道這邊的危險。”據泉州市冬泳協會水上救援隊隊員介紹,23日下午,一名19歲的云南少年就發生溺水,幸被及時救起。幾年下來,救援隊已經救起了數十名溺水者。
筍江橋下常見小孩的身影
易發場所:游泳池、江邊、河邊、池塘等地
如何規避:首先要加強對孩子的監管,不讓孩子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野外。其次,如果在游泳池,要讓孩子特別是幼兒遠離深水區,同時要加強孩子對游泳潛在危險的認識。
急救方法:孩子發生溺水時,家長首先清理呼吸道,即口腔和鼻腔異物。然后讓溺水兒童俯臥,用手按壓其背部,把肺、胃內的積水排出后做人工呼吸,并及時送去醫院搶救和治療。
意外傷害之二:燒傷
事例:7月24日12時40分許,漳州市漳浦縣舊鎮鎮橋頭村發生一起意外,孩子母親早上外出務工時,將兩兄妹(林某涵4歲、林某婷2歲)留在家中玩耍,兩人疑在家中玩打火機起火,不慎身亡。
調查:暑期是孩子發生燒燙傷意外高發期。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的調查顯示,77%的嬰幼兒意外燒燙傷都發生在家里,發生燒燙傷時大多數孩子是在做娛樂活動。與冬天不同的是,暑天的燙傷意外多是熱液和化學品燙傷所致。燒燙傷不僅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身心痛苦,同時,相對于其他傷害來說,治療成本更高,治療期更長,費用昂貴。
易發場所:廚房、浴室、高溫用水地方
如何規避:要對兒童進行燙傷的危險意識教育,不要讓兒童自己取開水、稀飯等過熱的食物;洗澡時一定要先往澡盆中倒冷水再加熱水;燒水的爐子和水壺以及高溫的食物要放在安全的地方;打火機、電熱器、充電手機等,不要放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電源開關尤其是插座,也不要讓兒童觸摸。
急救方法:一旦發生燙傷事件,家長首先是“沖”,用流動冷水沖洗;其次是“脫”,在水中小心剪開脫去衣服;接著是“泡”,在冷水中持續浸泡至少30分鐘;然后“蓋”,用干凈毛巾等覆蓋燙傷處;最后“送”,盡快送醫院。家長千萬不要往傷口涂抹醬油、醋、酒、牙膏以及其他有色的藥物和偏方。
意外傷害之三:車禍
事例:7月3日18時,湖北襄陽一輛越野車撞上了正在過馬路的騎自行車男孩,孩子被撞飛后頭部著地傷勢較重。7月23日下午,泉州南安霞美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7歲女孩獨自到家對面的商店買零食,返回時橫穿馬路,不幸慘遭貨車碾壓身亡。
調查:眼下正值暑期,不少學生參加暑期培訓。記者在中心市區走訪看到,不少學生獨自或者結伴出行,不時能看到他們橫穿馬路的身影。而在縣(市、區),一些家長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監管,孩子在馬路邊嬉戲打鬧的場景很常見。
獨自橫穿馬路存隱患
易發場所:大馬路、停車場
如何規避:帶孩子外出時,不要在公路上嬉戲追趕。叮囑孩子不能獨自外出,更不能隨意橫穿馬路。在小區盡量避免在有車經過的地方玩耍,不要在停車場等地方捉迷藏。
急救方法:發生車禍后,不要隨意搬動傷者的身體,特別是昏迷的人,以免造成病情的加重。如果碰撞部位大出血,可以拿干凈毛巾進行壓迫止血,但處理后應立即送醫院??诒茄鄱鲅豢啥?,堵住了容易引起顱內感染,這些特殊部位流血就是要讓血水自然流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