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洛江區嘉琳廣場小區游泳池旁發生驚魂一幕,一塊大磚頭從天而降,嚇得孩子們四散躲避,引起市民廣泛關注。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高空拋物并不少見,鵝卵石、花盆、廚房垃圾……甚至還有帶血的衛生巾,記者走訪發現,高空所拋之物種類繁多,可謂“只有你意想不到,絕沒有拋不出手”。
如何撐起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保護傘?據了解,今年以來,中心市區已有社區試水,在各樓棟間安裝仰拍監控,對癥下“藥”,受到居民好評。但也有專業人士指出,安裝監控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杜絕高空拋物還有賴于各方共同治理。
本期封面縱深,記者通過實地走訪,聽取住戶、物業、住建部門、律師等各方面聲音,一起深入探討如何解除“城市上空的隱患”。
小區裝上24只“朝天眼” 高空拋物黑手無所遁形
市區淮口花苑(南區)試水仰拍監控系統,反響良好; 住建部門表示,高空拋物還需法律、技術與道德層面共治
監控安裝第二天,就有高空拋物行為被拍下。
一個個特定監控探頭,從多角度對準了樓棟上空。
在泉州,高空拋物的行為時有發生,為廣大市民所深惡痛絕,近年來廣大居民和物業以及相關部門等各方不斷探討合理的解決方案。今年以來,中心市區淮口花苑(南區)試水在各樓棟間安裝仰拍監控,24個攝像頭“仰望”高空,用來揪出高空拋物的黑手,目前取得不錯的效果。據悉,這一做法有望在各個小區逐步普及。除此之外,住建部門提醒,對于高空拋物現象,離不開法律、技術與道德層面的共治,市民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杜絕高空拋物。
現場走訪
小區試水仰拍監控 高空拋物被抓現行
“應該就是這一棟樓的東南位,6樓以上,下午4點30分到5點10分之間,麻煩您幫忙調取監控。”
上周末,記者實地走訪淮口花苑(南區),業主楊秀(化名)正在保安監控室里,目不轉睛地盯著高清大屏幕,試圖找出剛剛從天而降砸到停放車輛的一瓶礦泉水的“主人”。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查看,楊秀揪出始作俑者,與其他居民一起上門,找肇事者進行評說。
楊秀感慨,如果沒有今年新安裝的這些仰拍監控,恐怕這一回就得不了了之。
能夠圓滿解決事情,得益于豐澤區東涂社區牽頭的為民辦實事舉措。淮口花苑(南區)從今年初開始,著手探討仰拍攝像頭的安裝。如今,走在該小區里,隨處可見一個個白色的特定監控,從多角度對準了樓棟上空,監控系統與公安部門、社區聯網管理。
據悉,淮口花苑(南區)4棟居民樓間一共安裝了24個高清攝像頭,再加上一臺32路錄像機及一臺50寸4K高清電視。
該小區業委會相關負責人林先生坦言,在此之前,小區路面幾乎天天有高空拋下的垃圾,業主們停放的車輛也經常被砸中,業委會多次召開會議,最后決定用小區公共收入進行招投標,先在高空拋物行為最頻發的15號樓試水,安裝了三個攝像頭。
“安裝第二天,就抓到一起。”林先生說,當時監控捕捉到畫面,業委會與物業上門溝通勸誡,這位丟垃圾的業主當場認錯,表示不再犯。見效果不錯,業委會方面抓緊在其他三棟樓安裝。即便在夜晚,攝像頭也可以清晰拍下動態,高空拋物現象明顯減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