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市民反映市場上豬肉價格上漲,“豬肉都快吃不起了”。昨日,記者從物價部門了解到,市區豬肉價格已出現小幅度回落。之后,泉州市將嚴格執行準調證明制度,繼續對跨縣調運生豬、跨設區市調運生豬產品實行準調制度,豬肉緊缺的情況有望得到緩解,價格也將繼續回落。
昨日記者在東美農貿市場看到,豬肉價格已有所回落。
豬肉價格小幅回落
據泉州市物價局發布的市區主要生活必需品零售價格監測日報顯示,連漲數日的豬肉價格出現小幅回落,精瘦肉24元/斤,跌幅4%,排骨34元/斤,跌幅2.86%。
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部分攤販的精瘦肉價格在23元/斤左右,有些攤販排骨只要30元/斤。“之前,豬腿肉的價格幾乎在15元/斤以內,精瘦肉也沒有破20元/斤,一般在18元/斤左右。”北門街一豬肉攤的店主告訴記者,前幾天價格最高峰時,不少市民吐槽貴,“大家都說貴了就只能少吃一點”。
據物價部門監測,從2018年12月26日起,市區豬肉價格受到生豬出廠價上漲影響,零售價格也隨之上漲,其中,豬中段肉和豬腿肉的價格漲幅超過7%。2018年12月27日,豬肉價格繼續呈上漲趨勢,精瘦肉漲幅達11.11%,從原本的18元/斤突破20元/斤。2018年12月29日,豬肉零售價上漲,中段肉和腿肉漲幅達18.75%,精瘦肉漲幅15%。直至昨日,豬肉價格才出現回落。
豬肉緊缺情況有望緩解
昨日,泉州市重大動植物疫情防治指揮部轉發《福建省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關于進一步規范生豬及其產品調運活動的通知》。通知要求,繼續暫停福建省生豬調出外省,暫停外省生豬調入福建省。福建省疫區所在縣以外地區符合條件的養豬場,可在本省范圍內與屠宰企業實施出欄肥豬“點對點”跨市調運。
泉州市各個縣市區對生豬及其產品、種豬、商品仔豬調運條件進行明確,同時要求嚴格執行準調證明制度,繼續對跨縣調運生豬、跨設區市調運生豬產品實行準調制度。之后,豬肉緊缺的情況有望得到緩解,豬肉價格也將回落。
據悉,福建省疫區所在縣以外地區符合條件的養豬場的種豬、商品仔豬(重量在30公斤及30公斤以下且用于育肥的生豬)經檢疫合格后,可以跨市、跨省調運。此外,種豬場還必須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符合通知規定調運條件的生豬以及產品、種豬、商品仔豬,由官方獸醫按照程序實施檢疫,并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生豬出欄前15天、屠宰前6小時向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養豬場或屠宰企業應按照要求實施抽檢,采樣過程全程留痕備查,樣品送有資質的獸醫實驗室檢測。
通知同時明確,生豬運輸車輛必須是符合農業農村部相關規定,并取得農業主管部門生豬運輸車輛備案表的專用車輛,同時要配備車輛定位跟蹤系統,相關信息記錄保存半年以上。
防范豬肉價格異常波動
上周,泉州市物價局發布了關于做好非洲豬瘟相關商品價格監測預警等工作的通知,五措并舉防范泉州市豬肉價格出現異常波動,維護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
近期,泉州市物價部門將重點關注生豬以及生鮮豬肉等重要副食品價格的變化情況,及時啟動監測周報、日報制度,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發現、報告和預警。
泉州市物價部門高度重視非洲豬瘟防控期間和元旦、春節相關商品價格監測預警工作,切實加強價格異動應急處理制度建設,認真落實《泉州市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必要時將通過省發改委提請省政府出臺價格干預措施,確保生豬及生豬產品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
同時,各縣(市、區)物價局(發改局、經濟局)價格監督機構加強市場巡查,密切關注生豬和生鮮豬肉以及重要副食品的市場價格變化,嚴厲打擊串通漲價、捏造和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囤貨居奇、以次充好、變相抬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2019年春節臨近,泉州市(市、區)物價主管部門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啟動價格協商機制、平價商店機制,切實保障主要副食品價格相對穩定。同時,認真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在春節前對困難群體發放春節價格臨時補貼。(記者 李菁 莊麗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