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方志助力鄉村振興走進“海峽第一村”晉江金井鎮圍頭村
福建地方志助力鄉村振興系列活動29日走進“海峽第一村”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深度挖掘圍頭的方志文化資源,通過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讓方志記載中的各類文化資源“活”起來。
《圍頭村志》編修啟動儀式(王偉鵬 攝)
地方志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基因和智慧結晶,與國史、族譜共同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基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與“魂”。
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俞杰指出,開展“悠遠地方志、魅力圍頭村”活動是發揮地方志獨特優勢,主動服務鄉村振興的又一次積極實踐,對于塑造鄉村文化品牌、推動鄉村旅游升級提升、助力鄉村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地處晉江金井鎮圍頭半島最南端的圍頭村,是大陸距離臺灣大金門島最近的地方,距離僅5.2海里。圍頭村曾因經歷“八二三炮戰”而聞名于世,而今逐漸成為兩岸民間通商、通婚和鄉村旅游的前沿,被譽為“海峽第一村”“兩岸通婚第一村”。
俞杰表示,“讓方志典籍里關于戰地文化、濱海文化、漁村文化、華僑文化、涉臺文化、信仰文化、美食文化等圍頭村豐富的文化資源‘活’起來、‘立’起來,形成‘福建方志特色記憶’,相信大家一定會發現圍頭獨特之美,也必將激發大家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性。”
圍頭村被列為福建省地方志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示范村,也是泉州市“鄉村記憶文化”項目建設的首批試點村。泉州市副市長肖漢輝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借助方志文化魅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吸引更多人留在鄉村、回到鄉村、建設鄉村,讓鄉村更加美麗,村民生活更加美好。
與會領導嘉賓參觀現場展出的當地美食名產。(王偉鵬 攝)
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主辦方將方志記載中關于圍頭的美食名產、特技特藝、風景名勝等分別進行整理歸納后,形成“福建方志特色記憶”“泉州鄉村記憶文化”注釋牌進行掛牌掛旗;并編印配套畫冊《“悠遠地方志•魅力圍頭村”——福建地方志助力鄉村振興系列活動》(圍頭專輯)。此外,還舉行了《媽祖文化志》致贈儀式、《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圍頭村志》開機儀式、泉州市鄉村記憶文化——鄉村影像記憶活動啟動儀式,以及《圍頭村志》編修啟動儀式等。
活動期間,與會嘉賓還將考察圍頭村情村史,并為圍頭村方志書屋揭牌,這是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在全省設立的第六個方志書屋。
據悉,去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來,福建省方志委在全國率先啟動《中國影像志•福建名鎮名村影像志》和“攝影家眼中的方志”項目,率先召開地方志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并先后在寧德霍童溪流域、南平政和縣舉辦內容豐富、參與面廣的地方志助力鄉村振興系列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