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省住建廳日前通報2017年度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考評排名情況,泉州市以89.3分的平均分排名全省第一。
2017年以來,我市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的總體思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新進展。全年完成7個鄉鎮、266個村莊的農村污水治理,完成65385戶三格化糞池新建、改造任務,推動各地策劃生成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包13個,總投資47.4億元。全縣域委托第三方運維數量全省最多。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從2016年的31.4%上升至44.3%。
我市出臺《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縣(市、區)根據城鎮總體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編制“全覆蓋”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因村制宜細化治理方案。同時分層分類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郊型”統一納入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集聚型”堅持集中式處理為主,“偏遠型”以分散式處理為主。在全力推進農戶三格化糞池建設、保障農村生活污水得到基本處理的基礎上,市縣兩級財政配套40萬元/村,重點選擇村莊集中居住區、水源保護區、流域兩側等重點、敏感區域村莊266個,著力打造三格化糞池+管網+二級處理設施示范工程。
后期運維方面,我市培育發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市場主體,采用一體化打包、分區域打包、多項目打包等形式,推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PPP模式,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生活污水運營公司實行專業管理,做到“建成驗收一個、長效運維一個”。其中,永春縣實施三格化糞池“清掏口”標準化改造試點,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逐戶”定期清掏管理機制,屬全省首例。
為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市場投資回報周期長、市場主體吸引力低等問題,我市還創新實施“市縣財政補一點、鄉鎮(街道)出一點、社會各界籌一點”資金籌措模式,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營經費納入縣級財政全額保障。設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項目專項獎補資金,市級財政按投資額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300萬元。(記者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