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接地氣 百姓喜歡聽
日前,市十九大宣講團市民、僑鄉宣講小分隊走進豐澤區豐澤社區、石獅永寧鎮,與社區居民、僑鄉僑眷們暢談黨的十九大精神。面對面的宣講形式,活潑的宣講氛圍,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大家一起暢談十九大精神,很親切。”宣講結束,大家紛紛表示,十九大精神以這種親切的方式來到身邊,讓人備受鼓舞,期待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未來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市民宣講小分隊到居民家中宣講十九大精神
進社區 “居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我覺得非常符合咱們的現狀,我們社區的老年人以后日子肯定會更好!”在豐澤社區內的法治公園里,市十九大宣講團市民宣講小分隊的成員林紅嬌給居民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引來了現場群眾的陣陣掌聲。
今年已經年過六旬的林紅嬌是豐澤社區老人協會副會長,已經退休的她,每天仍忙于服務社區。這次聽說市民宣講小分隊讓她給社區的居民宣講十九大精神,林阿姨很是激動,早早地就做好宣講的準備工作。“社區居家養老遠程照護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閱覽室、棋牌室等娛樂場所也都建好了,以后在社區就可以安心養老。”“十九大報告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我們社區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斷豐富。”聽到林阿姨結合社區發展的宣講,在場的社區居民都深受感染,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自己關心的問題,讓林阿姨再多講一些十九大報告提到的民生事項。
結束小廣場上的宣講,市民小分隊又來到居民家中。在居家養老服務對象陳炳輝老人家中,小分隊成員與老人一起拉家常。“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現在居民們關心更多的是生活怎么過得越來越好……”小分隊成員的話音剛落,陳炳輝老人就接過話茬,“我們現在溫飽問題解決了,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十九大還提出了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
進僑鄉 “僑眷們對未來心里更有底了”
暖陽斜照下,石獅永寧老街內一棟番仔樓出繁入靜,仿佛在訴說美麗的鄉愁。“我們永寧有常住人口4.6萬人,海外僑胞多達5萬人,幾乎每個人都有華僑親屬。”與十余名歸國僑眷圍坐在一起,市十九大宣講團僑鄉宣講小分隊成員、永寧鎮僑聯主席洪全克難掩內心的激動,“‘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寫入了十九大報告,這說明黨對我們這個群體的重視,大家都是中華兒女,都享有民族偉大復興的成果。”
這番話得到了71歲的王金釵的熱切回應,“是啊,我就有很多在菲律賓的親屬,但讓我發愁的是很多親屬的后代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永寧人,認同感不高,我想請教下你有什么對策?”洪全克結合僑聯工作認真解答道:“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中外人文交流’。您放心,接下來,我們將與海外的同鄉聯誼會、校友會、商會多互動,以‘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方式,創造機會與僑胞后代接觸交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菲律賓就是重要的一站。”
話音剛落,57歲的龔水深便忍不住站了起來,“這點我深有同感,很多華僑后代英語說得非常好,但閩南話一句都聽不懂,對閩南文化更是一竅不通。”“這個問題提得好,也是我們僑聯工作面對的主要問題。”洪全克說道,“十九大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我們每個人都要以身作則,主動向身邊的華僑子女介紹家鄉文化,僑聯也將依托夏令營等平臺,邀請他們來祖國尋根問祖,增進對家鄉風土人情的了解。”
“這樣面對面地交流、一對一地問答,讓我們更能體會到十九大與我們僑眷的密切關系,對未來的發展也更加有信心和底氣了!”在場的僑眷們紛紛對宣講點贊。(記者 林書修 王樹帆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