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勇蜀黍你紅啦!這兩日,微信朋友圈和微博里流傳著一張照片,一位民警蜷縮躺在辦公室一張躺椅上睡著了。發布的人說:“噓……別吵到他!整晚奮戰……讓他休息休息吧……”他走紅網絡的原因不僅因為他值班當天跑了30條警情,更因為他是警營里的IT高手,2個月設計了3款軟件,有效提高了辦案過程中各種材料錄入和整理效率。目前,這些軟件已廣泛應用在公安系統內,安裝量達800多臺,使用量達3萬多次,他也被稱為“警營IT男”、“軟件達人”。
郭志勇操作他的軟件
24小時接30條警情 辦公室醒來發現自己紅了
6月5日中午,郭志勇在南安市官橋派出所辦公室的躺椅上醒來后,發現自己變“網紅”了。公安系統的內部群、微信、微博上都在轉發一張他在辦公室躺椅睡覺的照片,并貼心地說明:“噓……別吵到他!讓他休息休息。”
“這其實是基層民警的常態。”郭志勇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圖片流傳的前一天是他值班,從上午8時到次日上午8時,他和同事一共處理了30條警情,幾乎片刻不停。同事知道值班辛苦,就拍了這張照片,贊他“不僅是辦案好手,IT也玩得溜,研發便警小軟件,節約辦案時間”,并劇透“此‘蟀哥’目前單身”。
2個月設計3款軟件 辦案效率提高近10倍
1986年出生的郭志勇,2014年被調到南安市官橋派出所,去年7月被轉到接處警崗位。
在接處警崗位,郭志勇發現有時候一晚上就要查處交通違法行為17起,每一起都要詳細填寫行為人的個人信息數份,機械勞動易出錯不說,至少要花費半小時。工科無線電專業出身的他,平時對軟件編寫也頗有興趣。自那時起每天下班時間他就縮在宿舍編寫軟件,約一個月后,第一項發明“便警小軟件”誕生了。把這個軟件連上公安內網,民警只要輸入身份證號,軟件就能自動獲取相關姓名、性別等基本信息,需要民警手動填寫的只有和案件相關的幾個欄目。填寫完成后按“一鍵生成”,就能自動生成收押人員登記表、違法犯罪前科等14份word文檔,全程不到10分鐘。其實,郭志勇的“法寶”不只是便警小軟件,還有兩樣:筆錄軟件和辦案助手。這三樣加起來,至少能為派出所在辦案過程中提高信息錄入和材料整理效率10倍。
郭志勇說,目前這三款軟件已被安裝到800多臺電腦中,使用量達3萬多次,而且新疆、福州、龍巖的公安系統也打電話來問,表示要安裝。(記者 陳玲紅 黃耿煌 通訊員 蔡耀宗 黃振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