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7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通訊員 黎盼)25日18時左右,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報警稱,一條名為“通暢6”的工程船在圍頭灣西南角約2海里處發生擱淺。接警后,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開展應急處置工作,船上14名船員全部獲救。
據悉,事故發生時圍頭灣正值低潮,海上風浪較大,“通暢6”擱淺后,船舶左傾15度,中拱發生變形,情況危急。船上共有船員14人,遇險后棄船逃生,登上交通艇準備到大佰島登陸。船上載有約3噸輕油,為防止擱淺后船舶燃油發生泄漏,船員撤離前已關閉船上全部閥門。
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第一時間與船長取得了聯系,指導船員采取自救措施,并時刻關注遇險船舶的最新動態。同時,通知南安海事處前往事發現場協助救援,并協調、指揮過往船舶,對遇險船員展開救援。泉州船舶交管中心實時監控事發水域,通過海岸電臺播發航行警告,提醒、協調過往船舶加強瞭望,注意避讓。
在得知遇險船舶上載有輕油后,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通知轄區相關海上清污單位做好防污染應急準備。經協調,14名船員撤離至大佰島附近的一艘拖輪“航拖1007”輪上,順利脫險,在附近水域待命。
26日凌晨1時,圍頭灣漲潮,“通暢6”輪利用潮水脫淺,隨后由“航拖1007”輪拖至大嶝島附近安全水域拋錨。該輪中部水艙破損,油艙及機艙無損。
目前,船上人員全部安全,未造成圍頭灣海域污染。
閩南網3月27日訊(閩南網記者陳玉玲通訊員黎盼)25日18時左右,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報警稱,一條名為“通暢6”的工程船在圍頭灣西南角約2海里處發生擱淺。接警后,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開展應急處置工作,船上14名船員全部獲救。
據悉,事故發生時圍頭灣正值低潮,海上風浪較大,“通暢6”擱淺后,船舶左傾15度,中拱發生變形,情況危急。船上共有船員14人,遇險后棄船逃生,登上交通艇準備到大佰島登陸。船上載有約3噸輕油,為防止擱淺后船舶燃油發生泄漏,船員撤離前已關閉船上全部閥門。
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第一時間與船長取得了聯系,指導船員采取自救措施,并時刻關注遇險船舶的最新動態。同時,通知南安海事處前往事發現場協助救援,并協調、指揮過往船舶,對遇險船員展開救援。泉州船舶交管中心實時監控事發水域,通過海岸電臺播發航行警告,提醒、協調過往船舶加強瞭望,注意避讓。
在得知遇險船舶上載有輕油后,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通知轄區相關海上清污單位做好防污染應急準備。經協調,14名船員撤離至大佰島附近的一艘拖輪“航拖1007”輪上,順利脫險,在附近水域待命。
26日凌晨1時,圍頭灣漲潮,“通暢6”輪利用潮水脫淺,隨后由“航拖1007”輪拖至大嶝島附近安全水域拋錨。該輪中部水艙破損,油艙及機艙無損。
目前,船上人員全部安全,未造成圍頭灣海域污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