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4日訊 近日,萬安街道琯頭社區舉辦“情系知青 光榮返鄉”聯誼會,市政協主席楊俊峰、區長洪飛躍參加活動。
在活動現場,琯頭社區的文藝隊表演打軍鼓、扇子舞和回族舞迎接闊別40年的18名老知青,共同歡度國慶,重溫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上山下鄉、獻身農村建設的激情歲月。
老知青們一踏進重新裝修好的知青樓,鄉親們熱情的圍了上來,一個簡單的相擁,傳遞的是40來的溫情。一雙緊握的雙手,握著是多年的相思與難以割舍的回憶。有的老知青拿出收藏已久的相冊,與好友細細的品嘗著每一張照片勾起的回憶。當年在琯頭插隊的日子,插隊落戶時候的生活、勞動的場景,現在回憶起來仍舊歷歷在目。 40年過去了,這些當年懷著天真夢想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大多成了兩鬢斑白的爺爺奶奶。不管歲月如何改變,不管個人境遇有多么不同,他們對琯頭鄉親們的思念卻是一樣的。
老知青張貽珠回憶,她們是1974年剛從學校畢業后來這里的,當時人生地不熟,不過這里的人對他們如親姐妹一樣,他們一同勞動,一起吃飯,一起休息。時光流逝,大家總想回到這看看,看看當年的情景,看看當年的鄉親,看看曾經生活工作過的土地。
據悉,琯頭知青樓是在1972年由政府撥款幾千元作為啟動資金,其余投資由大隊負責自籌而蓋起來的。村民打石自己做小工,自力更生,親手建成石木結構簡陋的樓房。今年8月份社區對知青樓進行重新改造裝修,新裝修后的知青樓不僅是知青們返回第二故鄉活動和休息的場所,也是社區為民辦事和群團組織配套建設的辦公場所。(記者 涂建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