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0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近年來,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立足資源稟賦,以本村特色產業為著力點,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打造“蝶村”主題品牌,建設“福蝶”文化公園,走出了一條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有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以產業振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了從市級重點扶貧開發村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成功“蝶變”。
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供圖)
產業振興:奏響強村富民“行軍鼓”
新年將至,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蝴蝶蘭種植基地的溫室大棚里一片暖意融融。一株株姿態婀娜的蝴蝶蘭有序排放,或色彩艷麗、或潔白高雅,姹紫嫣紅的蝴蝶蘭,爭相盛放。走近細看,悄然綻放的花苞,鼓著一股勁似的,有的還散發著清雅的香氣,甚是惹人喜愛。眼下,年宵花卉蝴蝶蘭進入熱銷期,工人們都忙著搬運蝴蝶蘭。
元旦春節將近,工人們把插好的蝴蝶蘭有序排放
“不同于傳統的地栽蝴蝶蘭,大棚盆栽的蝴蝶蘭更易管理。”從老家湖北到永安蝴蝶蘭種植基地工作的老魏告訴記者,大棚的光照、溫度、濕度等都是全自動的,可以更好地控制蝴蝶蘭所需的生長條件,花的品質也優于地栽的蝴蝶蘭。
“種植盆栽的蝴蝶蘭,可以密植,比傳統地栽的省成本,還可以比傳統地栽的上市時間早,增加農民收入。”洛江區馬甲鎮永安村黨總支部書記杜振忠介紹,永安村現有種植苗基地160多畝,全自動標準溫室11000多平方米,年生產能力50萬株(盆),成為泉州地區最大的蝴蝶蘭開花株生產商。今年該莊園培育了80幾個品種,主要銷往大泉州地區,部分銷往福州、廈門、漳州以及廣東省等,預計元旦春節期間銷量達30萬株以上。
“我們采用‘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以‘企業幫村帶戶、合作社帶農戶’的形式,集中發展蝴蝶蘭產業,建設現代花卉生產示范基地。”杜振忠表示,除了擴大蝴蝶蘭種植規模,永安村還在培育人才上下功夫,不斷拓寬蝴蝶蘭產業發展之路。“除了政策補助外,從2015年開始,我們每年都會組織一到兩個產業技能培訓班,每班大概有100多個村民參與培訓,一方面為基地培育人才,一方面也能帶動當地的村民就業,增加村民的收入。”杜振忠說。
據悉,2023年度永安村產業產值達3000萬元,村集體收入突破100萬元,產值與村財實現“雙翻番”。
黨建引領:繪就鄉村發展“新藍圖”
作為永安村對外的一張“金名片”,蝴蝶蘭產業的蓬勃發展,是永安村多措并舉推進特色種植,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走進永安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彩繪墻、鄰里清風亭、蝴蝶主題徒步道......還有以蝴蝶為主題的配套設施隨處可見,為村落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村民鄰里友愛和睦,一片和諧友好、其樂融融的氛圍。
永安村一角
近年來,永安村堅持黨建引領,走出了一條“鄉村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發展路徑。該村設立長者食堂、“近鄰評理室”,還探索總結“近鄰評理六心六事”工作法,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得到就近回應、就地解決,相關創新做法還入選泉州市2021年度“強基促穩”十佳示范案例,成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橋頭堡”。
永安村長者食堂
除了打造“近鄰黨建”品牌為村民謀福利外,永安村還聚焦強村富民,不斷探索實現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途徑,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該村在做大做強蝴蝶蘭產業的基礎上,融入“福”元素,以“蝶村”IP為出發點,充分挖掘“福蝶”產業文化,延伸蝴蝶蘭產業鏈,帶動休閑觀光、電商物流、研學體驗、農文旅等產業發展,做活“蝴蝶蘭”經濟,促進永安村三產融合發展,真正實現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永安村先后獲評“省級文明村”、省級鄉村金融教育基地、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未來,永安村將通過打造“用藝術點亮鄉村”品牌,深挖“福蝶”文化資源,開發集花卉養殖、蝴蝶養殖、研學實踐、鄉村文旅、觀光等于一體的洛江·蝴蝶谷等,同時,吸引更多藝術人才扎根鄉村,舉辦更多的藝術活動,讓藝術的種子在村民中生根發芽。在新規劃的藍圖里,洛江·蝴蝶谷展現出幸福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