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來臨之際,我們住的地方離地災點近,鎮(zhèn)里和村里的干部都很關心我們,叫我們來住在避災點。這里安排了一日三餐,還有日用品。在這里有很多老人,我年齡比較小就幫忙做一些事情,我們感覺這里像自己的家一樣溫暖。”在洛江羅溪鎮(zhèn)大路腳村的避災點,暫住在此的譚女士表示,臺風天住在避災點,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據(jù)了解,臺風“蘇拉”和“海葵”來臨前,羅溪鎮(zhèn)、村兩級干部就對大路腳村上一次臺風受災嚴重的5個地質災害點進行隱患排查,對12個高陡邊坡加強巡查力度并轉移地質災害點周圍群眾。同時,通過對地質災害點周圍房屋貼封條、用圍欄圍擋等方式防止相關人員回流,保障村民安全。
“在避災點我們設置了男女宿舍、廚房,配備了應急設備,有專人負責一日三餐。同時,我們的下村干部也跟安置村民同吃同住。針對有些老人家擔心家里養(yǎng)的雞鴨,想回去看家里的情況,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在巡查的時候也會拍一些照片回來向他們反饋。”羅溪司法所所長、掛村干部林智鋒介紹。
據(jù)悉,洛江區(qū)積極應對臺風天氣可能帶來的極端天氣影響,強部署、強摸排、強調度,在復盤防御臺風“杜蘇芮”工作的基礎上,抓好危險區(qū)域排查、人員轉移、預排預泄清淤等各項防臺風準備工作,齊心協(xié)力筑牢防臺風安全屏障。此次全區(qū)共開放100個避災點,可安置9338人,并安排專人及時跟進人員轉移情況,切實守護好防汛防臺風期間群眾的“臨時家園”。(陳秋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舉辦閱讀研學實踐活動2025-04-2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