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12月4日訊昨日,在洛江區羅溪鎮青少年培訓基地,一場特殊的慈善演出吸引了全市70多個愛心團隊的500多名愛心人士。演出的目的就是為4歲的聽障女童霞霞(化名)籌款,讓她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聽到有聲的世界。昨日,現場共籌得善款177915元。雖然距離28萬元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愛心人士表示,將會繼續為霞霞籌款。
無聲世界 一個家庭三個聾啞人
在石頭壘砌的破敗古厝前,黃銅水望著蹲在墻角邊玩耍的一雙兒女,滿臉惆悵。
精靈可愛的霞霞希望聽到有聲世界
18年前,他娶了本村的一名聾啞女。婚后,妻子生下一名男嬰,取名福貴。然而,這個充滿吉祥寓意的名字卻沒能給孩子帶來好運,福貴到了四五歲時,仍舊無法開口說話。這時,黃銅水才意識到,兒子和妻子一樣,是聾啞人。4年前,女兒霞霞降生,可黃銅水一家人最不愿意聽到的消息再次傳來,孩子被診斷為聽力障礙。
“我們這一家,只有我和75歲的老父親能說話。”黃銅水說,兩個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沒能開口叫一聲爸爸,老父親最大的心愿就是聽到孫子喊一聲爺爺。黃銅水說,每次逢年過節,大家都熱熱鬧鬧時,他們家卻是靜悄悄的。
內疚父親 為高額手術費發愁
黃銅水讀書少,但他希望孩子可以走進校園。他曾帶著七八歲大的福貴到聾啞學校參觀。“看到聽力障礙的孩子都能自如地交流、學習,既驚喜又羨慕。”黃銅水說,他多次前往聾啞學校,但只是遠遠地看著,因為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讓兒子上學。如今,福貴已經18歲了,可卻無法與人交流。對于兒子,黃銅水的心里滿是虧欠。
小志愿者和霞霞一起玩耍(杜詩欣 攝)
得知霞霞被診斷為聽力障礙,一家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她能夠重拾聽力。當醫生告訴黃銅水,可以通過人工植入耳蝸讓霞霞重拾聽力時,他喜出望外,仿佛看到了希望。然而,了解到手術費用高達28萬元時,他又發了愁:如今,家里一貧如洗,父親年邁、妻兒殘疾,養家的重擔全部壓在自己身上。因為身體原因,黃銅水也無法干重活,只能幫人做點零工,每個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
2015年臺風期間,黃銅水家的石頭古厝坍塌,一家人只能暫住親戚家。幸運的是,今年8月份,有愛心公益組織了解到霞霞一家的遭遇,不少愛心人士發起募捐,希望讓孩子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有愛社會 孩子有望重拾聽力
昨日,黃銅水一家來到羅溪鎮青少年培訓基地的慈善義演現場,扎著兩個羊角辮的霞霞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志愿者陳女士抱起霞霞信心滿滿地說:“相信霞霞接受手術后,就能聽到聲音開口說話,說不定還是個小話癆。”
在活動現場,來自泉州各地的公益組織及個人紛紛上臺捐款。記者看到,還有好幾位小朋友也上臺為霞霞捐款。志愿者施純達帶著一雙兒女來到現場為霞霞捐款,其12歲的兒子說:“小妹妹這么小,耳朵卻聽不見。我希望她可以早點聽到聲音,感受這個有愛的世界。”
多位小志愿者捐款幫助霞霞
因為聽不見,霞霞平時也沒有玩伴。讓黃銅水意外的是,當天活動現場,霞霞和多位志愿者小朋友開心地玩在一起。霞霞的母親站在一旁,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禁抹起了眼淚。黃銅水說:“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們的幫助,相信霞霞在大家的關愛下會慢慢好起來。”
據了解,此次募捐是由草根慈善組織“中國慈善110”發起的,活動負責人蔡佳芳告訴記者,了解到這一家人的情況后,他們立即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發起募捐。 昨日,現場共有70多個公益慈善團隊的500多名愛心志愿者參與募捐,共籌得善款177915元。據悉,所有款項將全部交給受捐人,并由當地鎮村一級負責監管。蔡佳芳表示,雖然霞霞的手術費用還有缺口,但他們會繼續幫助霞霞籌集手術費用。同時,他也呼吁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他們,幫助孩子重拾聽力。(記者 蘇凱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