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2日訊 可以的話,我就讓他們把戶口遷到我家來了。”社區民警老蔡無奈地開著玩笑。
“我一看到他們打電話來,真是都怕了。”在社區工作了39年的林阿姨也有些無奈。
讓人頭疼的事,發生在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海清社區。王阿姨買了翁老伯的一套房,為了遷戶口的事,兩家扯了一年多,還是沒理清。兩年前,王阿姨為了接送外孫上學方便,買了翁老伯一套位于中山路附近的二手房,房子的產權手續辦好了,王阿姨去年也住進去了。可是,翁老伯一家的戶口,卻一直不愿遷出去。
精裝二手房要賣 就差戶口這問題
54歲的王阿姨介紹說,她前年夏天,買下了這套位于市區中山路附近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我家孩子已經上學了,買這套房子,主要是為了方便接送孩子,本來不是為了戶口。”王阿姨還花了十多萬裝修一番,第二年就住了進去。
“我不在那里住了,想把房子賣給朋友,他們為了小孩上學的戶口,著急買房子。”王阿姨說,去年她就跟房東老翁一家商量,讓他們盡快把戶口遷出去,可是事情一拖再拖,戶口還是被翁老伯一家占著。
為了戶口問題,王阿姨找社區居委會、找派出所,輪番跟老翁一家協商,讓他們盡快將戶口遷出去。朋友家的孩子明年要上學,辦理各種遷戶口、落戶手續,還要辦房產過戶手續,都需要時間。要是老翁一家占著戶口,朋友家的孩子還來得及落戶上學嗎?王阿姨著急了。
“以前我們關系很好的。戶口這事,也一直好言相勸,可是他們就是不肯遷出去。”無奈之下,王阿姨給海都熱線通95060打來電話,希望能多個人幫她想辦法。
幾十年的老住戶 暫時寄戶老社區
房子的舊房東,戶主是80多歲的翁老伯,他們一家已經買了一套新房,但是落戶新房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他們在外租房住,戶口依然在原來的老房子里。
“我們是幾十年的老住戶了,只是戶口暫時寄在社區里,這個要求不過分啊。”翁老伯的兒子翁先生說,他們不是不愿意把戶口遷出去,只是現在新家還沒辦法落戶,就想把戶口寄在海清社區的集體戶里。
幾十年的老住戶,對海清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很熟悉,居委會對他家的情況也了解,以后辦理各種證明和手續,都會更方便。翁先生就覺得,萬一他家戶口遷到其他社區的集體戶,根本得不到照顧,打個證明都不知道找誰,以后遷戶口就更麻煩了。
事情僵成這樣,翁先生也不愿意。翁先生說,當初王阿姨找他家買房子時,說不要戶口,他們才會便宜一點賣掉。“當時她如果說要戶口,我們也不會把房子賣給她,也不會有這么多麻煩。”
“就是把戶口寄在老社區,以后我們的房子可以辦落戶了,立馬就遷走。”翁先生說。
跑斷腿磨破了嘴 民警社區都無奈
翁先生一家的要求,讓社區和派出所很為難。
“我挺理解老翁一家的想法,都住了幾十年,有感情了。”海濱街道海清社區的工作人員林阿姨說,她在社區跑了39年,還沒遇到過這么難辦的事。
為這戶口,兩家人都來找社區,林阿姨反復調解勸說,可就是沒結果。原本,海清社區也同意讓翁阿伯一家暫時將戶口遷至本社區的集體戶,可是被派出所的要求卡住了。“派出所戶籍民警說,翁阿伯一家要遷入集體戶,必須是遷入派出所所在的公共地址,那就在水門社區。可人家不愿意,就認定我們海清社區,我們也沒法子了。”林阿姨說,這事從去年調解到現在,現在一接到兩家人的電話,她也頭疼了。
“可以的話,我都想他們把戶口遷到我家來了,這事就沒這么麻煩了。”社區民警老蔡無奈地開著玩笑。蔡警官說,當初王阿姨買房,對戶口問題沒考慮清楚,如果當時能在合同上寫清楚戶口遷移問題,也不會有后續的麻煩。
翁先生一家不肯遷出戶口,海濱派出所只能發出告知書,通知他們在半年內遷出戶口,否則派出所屆時將把他們的戶口強制遷出,落入海濱派出所的地址上。
□相關鏈接
新住戶可另立一戶 將老住戶強制遷出
對于這樣的僵局,在福建省公安廳去年的一份通知中,其實,另有解決之道。
泉州市公安局戶政支隊副支隊長楊奕鋒介紹,新房東可申請另立一戶遷入,老房東超過六個月拒不遷出,派出所強行把他們的戶口遷到鄉鎮街道公共地址上。新房東申請遷入時,派出所要通知老房東一家遷出。公共地址一般就是派出所所在地址,它是用來處理各種因故無法遷出戶口的地址。
福建省公安廳關于印發《福建省公安機關戶口管理規范》的通知中,第十三條規定:房屋所有權、使用權發生轉移,符合遷入條件的新住戶要求戶口遷入而原住戶戶口未遷出的,新住戶可以申請在該住址上另立一戶。公安派出所應當通知原戶主將戶內成員戶口遷出,超過6個月拒不遷出的,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六條的規定,將其移至該公安派出所確定的鄉(鎮、街道)公共地址上另立一戶。(海都記者 林莉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