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必須牢牢抓住項目這個最重要的抓手。鯉城正處于爬坡過坎、創新轉型的關鍵階段,更要扭住項目這個關鍵。”近日,鯉城區召開站前大道(鯉城段)兩側片區及鴻星爾克用地項目推進會對該片區的開發建設進行部署。
站前大道通車帶來重大利好
夜幕下,站在江濱南路往西眺望,一幅四里華燈輝映江月的黃龍大橋美景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站前大道(鯉城段)的建成,使江南新區北側的全面發展指日可待。
受到發展空間嚴重限制的鯉城區,解放思想、主動作為、創新運作,投入8.7個億開展站前大道(鯉城段)建設,策劃生成鯉城區有史以來的最大項目——站前大道(鯉城段)兩側片區開發建設。
站前大道(鯉城段)建設項目是鯉城區近幾年來最大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為城市I級主干道。春節前,站前大道(鯉城段)正式建成通車,打通了江南組團南北走向主通道,對于完善優化江南片區路網,促進大道沿線片區開發,改善江南新區的投資、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和區域價值具有重大意義。站前大道(鯉城段)兩側片區將成為帶動全區發展新引擎,是鯉城區未來幾年發展的后勁所在。
近年來,鯉城區主動融入泉州市“980”環灣、向灣、同城化發展布局,結合江南新區的自身優勢,進一步完善新區控制性詳規和各個片區修建性詳規,科學確定功能定位、規模形態、開發邊界和強度,優化城市布局,高起點、高標準實施江濱南路沿線(一縱)、站前大道兩側(一橫)、筍江路沿線、紫帽山-烏石山等“四大片區”開發建設,既推動產業集聚、層次提升、結構優化,又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展現江南新區“主城”形象。
據悉,“一縱一橫”片區將爭取于2017年初步形成濱江新城(包括濱江商住區、濱江國際五星級酒店和濱江總部經濟區),同時抓好濱江商住區站前大道片區(一期)、濱江片區(金塔段)北片區、江濱南路南側(延陵、坂頭、新步)片區、興賢路北側片區、華塑片區改造項目前期及動建工作;力爭到2018年,“一縱一橫”片區開發全面展開,將打造成集商業服務、文化娛樂、旅游休閑、濱江居住、生態公園景區為一體的標志性濱江繁榮帶。
筍江路兩側片區筍江新城將于2015年基本完成中駿四季陽光、新天·城市廣場、嘉龍·錦尚城、御景嘉園等4個高尚住宅小區及片區內大型商業、學校、醫院項目建設,建成多功能的城市綜合體,形成江南新區的中心城區。紫帽山-烏石山片區將啟動僑鄉自駕游項目,2015年建成紫帽山農業觀光生態園,加快推進閩南文化生態旅游度假區、龍嶺生態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建設,全面展開南迎賓大道片區改造,打造泉州城市后花園。
精兵強將決戰江南新區北側
在站前大道兩側,鯉城區率先推出5個項目6宗地塊。該區將采取“總體控制,并聯推進,分塊開發”的辦法推進片區開發,并按地塊分別成立項目組,組團式推進各個地塊開發建設。同時,該區還建立倒逼機制,倒排進度計劃,做到月度、季度任務明確、責任清晰,確保項目建設有人抓、抓到位、出實效。
為確保項目建設的全速推進,將其打造成江南新區的經濟繁榮大道。該區從區直機關、街道抽調了35名干部投入項目建設,并要求各項目組緊盯序時進度、控制時間節點,定人、定崗、定職責,把拆遷工作細化、量化,具體明確到每個人身上,每天上墻公示,曬一曬實績,力求各地塊之間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競爭、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
此外,該區把這5個項目作為今年督查工作的重點,加大督查督辦頻率,重點檢查抽調人員在崗情況,堅持每半個月通報一次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建立健全項目建設廉政風險防控體系,派駐廉政監督員,對項目資金管理、人員抽調以及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款支付管理等重點開展檢查,確保干部不出事。 (林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