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天完成征收65.42萬平方米,征收率超99%
大片區征收勢如破竹背后的“鯉城密碼”
江南新區城市更新步伐持續加快(王柏峰 攝)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路徑。今年,泉州市持續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在全市范圍內重點推動32個片區更新改造,并于10月起,組織繁榮片區等13個片區開展新片區更新改造大比拼活動。
鯉城區主動融入全市大比拼戰役,全區上下眾志成城,強化“有解”思維,迎難而上,主動亮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破解征遷難題,有序、有力推動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征收工作,形成一套實用、高效、快速的片區征遷“鯉城經驗”。
為民建城
應勢而動下好“先手棋”
作為鯉城區推進江南新區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一號工程”,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從研究論證到啟動實施,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該項目不僅承載著居民群眾的安居夢,更承載著社區振興、片區繁榮的發展夢。為此,鯉城區主要領導親自抓,自項目規劃伊始即樹立“為民建城”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確定“先配套、后開發”“先地下、后地上”“先投資、后收益”的城市經營理念和可持續開發原則,先行啟動繁榮大道建設工程,并同步實施棚戶區滾動改造開發。
在片區規劃設計中,鯉城區優先考慮、著力解決片區居民關心關切的房屋破舊、道路通行條件差及地下管網、環衛、消防等配套設施不足問題,高標準布點學校、醫院、公園等民生項目,注重考慮居住及商務、酒店等城市新興業態,統籌推進安置型商品房建設,提升安置房源品質,最大限度滿足群眾需求,使群眾共享城市建設、片區改造帶來的實惠。
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愿景讓片區內的被征收戶看到了黨委政府“為民建城”的決心,而征收補償方案的制訂則使被征收戶們服下一顆“定心丸”。
為確保征收補償方案科學合理,方案出臺前,項目指揮部、各征遷工作組、征遷業務人員和法律專家對方案進行充分討論,制定一系列措施保障被征收戶利益,特別是對低保戶、五保戶、住房困難戶等特殊群體,盡最大可能給予照顧。同時,積極開展民意訪查,對話被征收戶,最大程度地尊重民意,吸納群眾提出的各類合理意見17條。
“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著項目征收工作始終,成為繁榮片區征收迅速推進的法寶之一。
集團推進
比學趕超激發“化學反應”
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3325畝,計劃征收房屋170萬平方米,預計投資總額約130億元。項目一期用地面積1520畝,其投資量之大、征遷范圍之廣、復雜性之高,在鯉城可謂史無前例。
片區開發建設等不起、慢不得,面對征遷工作的艱巨任務,鯉城區知難而行,采取大集團推進模式,成立以區委副書記為總指揮的項目指揮部一線調度,8個街道各組建1個工作骨干小分隊,由區處級干部掛鉤負責。同時從全區各個部門精心考察抽調110多名有能力、有經驗、有沖勁的優秀干部參與征收,集結全區精英力量壓到一線組成一支230人的征收團隊,通過組團式推進、集團式攻堅,用打大戰役的辦法抓突擊,用成建制抽調干部的辦法包干分解責任、落實任務、推動工作。
各征收工作組分工明確、掛圖作戰,項目指揮部則通過組織各征收組亮成績、曬進度,開展房屋征收競賽、征收攻堅周等活動,在征收一線形成不甘落后、你追我趕、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圍。各征收組在爭先進位的同時互相交流學習借鑒好經驗、好做法,做到信息互通、協作配合,在比學趕超中進一步碰撞激發“化學反應”,確保征收工作有序開展、高效推進。
一線爭一流
善謀敢拼奏響“奮進曲”
面對征地拆遷工作這一“頭號難題”,唯有保持搶的勁頭、攻的態勢,善謀敢拼、力爭一流,方能取得勝利。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指揮部提出“一流的政治站位、一流的工作標準、一流的責任擔當、一流的落實效率、一流的精神面貌”工作要求,堅持以黨支部建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干部檢驗在一線等一線工作法踐行“五個一流”要求,按照“難點協調、事不過午”原則快速破解征遷個案難題,著力匯聚起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奏響實干“奮進曲”。
鯉城區在項目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強化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黨員干部們進居入戶訪民情、詢民意,當好政策法規的“宣傳員”、項目征收的“攻堅員”、群眾利益的“保障員”。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鯉城區把項目征收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干,相關班子成員具體抓,街道、部門領導干部一線抓,主動擔責、擔難、擔險,引導廣大征遷干部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大家放棄周末和節假日,日夜奮戰在一線,針對存在的困難問題隨時召開現場會、推進會,問題不解決不罷休,完不成當天任務不罷休。正是這種上下一心、攻堅克難的釘釘子精神,保證了征收工作的快速高效。
眾人劃槳,人人爭先,才能激流勇進。鯉城區樹立在一線干事創業、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干活人流淚”。該區強化一線干部考核,把征收一線成效作為評價班子、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績效考評獎勵向基層傾斜,進一步完善正向激勵機制,以工作實績論擔當作為,最大限度調動干部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
“四皮”精神
真情服務實現“快樂征遷”
征收工作,一頭牽著城市發展,一頭牽著被征遷戶的利益。如何讓老百姓滿意?“征收工作十分具體,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只有發揚‘四皮’精神——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蹭破腳皮,心系群眾、秉持公心。”這是鯉城所有征遷干部給出的答案。
一次次進居入戶引導群眾算透利益賬;堅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征收全過程公開透明;奔赴異地幫助古厝戶主尋找用地手續證明;協助被征收戶騰空房屋;幫助困難戶申請救助金……征遷干部們用實際行動和真情服務一點點融化群眾心中的堅冰,不少被征遷戶與征遷干部的關系從最初的抵觸態度,逐漸轉變為“情同手足”的噓寒問暖,群眾自愿簽約搬遷,干群一心,氛圍融洽,做到了零上訪、無阻工事件、無安全事故,實現了“和諧征遷”“快樂征遷”。
“快樂征遷”的理念也成為支撐征遷干部們扎根一線、建功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面對夜以繼日地工作,征遷干部們沒有叫苦叫累,而是建立了“快樂征遷”微信工作群,不時在微信群里交流征收攻堅的好做法,互解難題,分享任務達成的喜悅,營造積極、輕松的工作氛圍;還有干部發揮文采,創作閩南語四句、詩歌等,為繁瑣的工作增添一分樂趣。
“山尾拆舊換新厝,山頭筑路不認輸”“征遷干部勇擔當,腳踏實地志高揚”“奮戰總是在秋夜,快樂征遷顯本色”……一句句詩文是征遷生活的真實寫照,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一線干部們忘我工作、快樂奮斗的精神便是繁榮片區征收勢如破竹的關鍵密碼。
“九九歸一”
騰挪未來發展空間
繁榮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自10月8日正式啟動征收簽約以來,已累計完成簽約1017宗、征收房屋面積65.42萬平方米,簽約率達99.12%,這份熠熠生輝的靚麗成績單,是鯉城區委、區政府執政能力、創新精神的體現,更是“以民為本、胸懷全局、善謀敢拼、干字當頭、勇爭一流”的鯉城擔當的生動詮釋。
在“繁榮效應”的示范帶動下,站前大道西側、興賢路中段和延陵片區等一批重大片區改造項目加速滾動推進,江南新區城市現代化建設正以奔跑追夢的姿態開啟新征程,朝著建設“品質名城、現代都市”的目標,為鯉城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騰挪出充足的建設空間。
鯉城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緊扣環灣新城發展大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原則,著力將江南新區打造成產城人融合樣板新區。該區將全力抓好江濱南路沿線、站前大道沿線、繁榮大道沿線和南迎賓大道北側等重大片區開發建設,實施聚城暢通、地下管網等工程建設,驅動解決新區城市建設碎片化、市政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社會民生配套短板等問題;同時根據產業基礎和發展規劃,重點引進成長性好、爆發力強的高新企業,帶動傳統產業升級,培育打造高質量產業鏈集群,為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新興業態發展造優環境,“請進”一批名學校、名醫院,致力構建市場、生態、城市治理等多元體系,加快打造一個更有實力、更具魅力、更富活力的現代化新城,用實實在在的建設成效贏取發展未來,為全市“跨江發展、跨域融合”貢獻鯉城之力。(邱佳鑫 張智鵬 趙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