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有序停放,綠植郁郁蔥蔥,移步異景,步步悅心,這就是現在的江南街道錦美安置小區,居民老黃笑著說:“以前這里環境不好,如今煥然一新,每月活動不斷,送春聯、社區義診、親子DIY……場場都精彩,街坊鄰居聚在一起,感情增進不少,住在錦美好幸福。”
近年來,為進一步落實落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如何”重要指示精神,錦美安置小區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四同四鄰”機制,有效精準服務小區居民群眾,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用實際行動踐行“遠親不如近鄰”理念,構建多元參與、共建共享、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組織同筑 織密鄰里網
在安置小區顯著位置設置28處黨建標識,營造濃厚黨建氛圍;以“凝聚人心”為著力點,不定期發動和召集小區業主黨員參與小區事務,邀請老黨員參加各類主題活動,促進“黨帶團”“黨帶群”力量融合,提升黨建活動對企業先進員工、優秀團員、小區熱心業主、優秀青年的吸引力……這是錦美安置小區黨支部實施的一系列舉措,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黨員樓棟長”四級組織體系推動下,小區黨支部依法主導業委會組建工作,形成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業委會、物業“三方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持以優化基層黨建服務為切入點,將黨建工作、物業管理服務兩項職能有機融合,為社區治理注入新活力。
服務同促 落實鄰里幫
錦美安置小區黨支部結合實際,全力推行“黨員樓長制”工作,通過黨員自薦、組織審核相結合,在各樓棟在職黨員、社區黨員、業委會成員中確定6名黨員擔任6棟單元樓的黨員樓長。黨員樓長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當好“五大員”,即政策宣傳員、民情信息員、鄰里聯絡員、環境監督員、文明勸導員,做到點對點、面對面為群眾提供服務,適時幫助解決困擾鄰里的難題難事,使小區環境更加干凈整潔、管理更加規范有序、人人更加互助互愛。
小區黨支部黨員自發組建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類主題志愿服務活動,調動居民群眾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設立“黨員義務奉獻日”“黨員責任崗”,開展“黨員義務維修”“關愛空巢老人”、環保志愿服務、垃圾分類、移風易俗等便民惠民利民活動,讓小區充滿正能量,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今年來,小區黨支部黨員義務維修小區消防管道400米,清理污水管道120余米;疫情期間,小區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卡點值守、宣傳引導、愛國衛生運動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利用小區居民群及物業群等及時發布工作動態和疫情防控資訊,助力疫情防控措施落實。
資源同享 培育鄰里情
錦美安置小區黨支部堅持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著力在“抓聯建、促融合”上下功夫,廣泛吸納各駐區單位參與小區共駐共建,打通小區黨支部與機關、社區、企業、新興領域等各類黨組織之間“無形的藩籬”,形成黨員同管、活動同辦、資源同享的大黨建工作格局。
通過改善舊陣地、搭建新陣地,整合資源,開辟“近鄰”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場所,打造未成年人活動中心、鄰里茶話室等近鄰“微空間”,實現服務“零距離”。以居民需求為導向,聯合泉州農商銀行江南支行、泉州市書法協會等共建單位,開展“普及金融知識,共建美好生活”金融知識宣傳、“揮毫潑墨送春聯,龍飛鳳舞迎新春”迎新春送春聯、社區義診和親子DIY等活動20余場,著力促進鄰里關系,共同打造溫馨有愛的美好家園。
難題同解 化解鄰里結
在社區黨支部的牽頭指導下,小區黨支部聯合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成立小區治理理事會(包含區住建局、江南派出所、鯉城消防大隊、新天商業管理黨支部),把黨員樓長、業主代表、物業公司和相關職能部門等聯合在一起,推行聯席議事制度,通過黨建聯席會議、黨員議事會、樓長議事會等形式,商討小區管理服務重大事項,實現組織共建、事務共商、活動聯辦,有效提升小區治理問題解決的質量和效率。
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軟硬件設施投入不斷加大,物業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增設監控28個,施劃機動車位150余個、非機動車位400余個,綠化補苗1200余平方,新建垃圾分類宣傳亭1個,建設小區中庭籃球場等;為預防小區老人摔倒,在小區中庭、架空層和重要通道設置警戒線120余處;安裝改造車行道閘、人臉識別道閘,實施小區門禁改造一系列措施,改善技防物防條件,親密鄰里關系,推進和諧小區建設。(陳旭輝 吳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