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雙11”都是一場購物狂歡,倍受商家和消費者關注。與往年不同,今年“雙11”來得更早一些:11月1日起為第一波售賣期,11月11日為第二波售賣期。鯉城各大電商也早早地忙碌起來,開啟“電商+直播”模式,開足馬力迎接這波網購熱潮。
為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今年,鯉城區以電商為引擎,落實電商獎補政策,及時組織全區電商企業申報補助資金,大力支持電子商務企業生產經營,鼓勵企業創新網紅帶貨、視頻直播等新模式,營造消費場景,釋放消費活力。截至目前,共有4家企業獲電子商務補助資金72萬余,為電商發展注入強心劑。
備戰“雙11”
“電商+直播”不停歇
夜幕降臨,白天沉寂的幸福街再次被“喚醒”,滿載著貨物的小推車、小貨車在幸福街來回穿梭。隨著“雙11”大戰打響,幸福街的商戶除了在各大電商平臺開展促銷活動外,還借助直播帶貨模式,讓網絡流量變成一張張訂單。
“這款馬丁靴支持專柜驗貨,還有棉鞋款式,顏色分為棕色和黑色,7天無理由退換,全程都有運費險……”近日,在泉州煜榮商貿有限公司的直播間內,主播熱情洋溢地為網友推薦貨品,伴隨著一聲高過一聲的“上鏈接”,隔壁房間的同事嫻熟操作,貨品一上架,后臺顯示下單量也隨之上漲。
記者“圍觀”的這場直播,是該企業當天的第三場直播,5日,他們共直播了12個小時,收獲500個訂單。“我們是今年8月開始在抖音平臺直播,共開設了3個賬號,每天直播賣貨長達12個小時左右。”該公司負責人陳先生介紹道,他從事電商已有十余年,公司主營男鞋、女鞋、服飾等。目前,公司共搭設直播間4個,自主培養帶貨主播5名,“由于人流量主要集中在晚間,‘雙11’期間,我們就延長了晚上的直播時間。”
抽獎免單、贈送小禮品……在直播平臺上,主播不時發放各種“小福利”,激發粉絲的購買熱情。“‘雙11’開啟之前,我們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直播營銷方案。”陳先生表示,公司提早20天左右開始備貨,備貨量為往常的10倍左右。自11月1日起,通過直播平臺的下單量與往常相比翻了一倍,每天銷售額達到5萬-6萬。
泉州老字號“觸電”
推動消費轉化
同樣嘗到“直播”甜頭的,還有泉州老字號企業。今年5月起,泉州老字號企業協會依托位于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內的1916創客直播基地,試水直播帶貨。
“受疫情影響,許多老字號線下門店的業績受到沖擊。基地創立的初衷就是幫助老字號企業轉型,宣傳、推介泉州老字號產品。”1916創客直播基地負責人李月芳介紹,直播主打產品為泉州老字號特色產品。5月至今,產品銷售量不斷增長。
雖然今年“雙11”早早打響,但為了避免平臺分流,泉州老字號企業協會的直播活動集中到11月11日前后。“我們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促銷活動,‘雙11’當天部分商品可1元秒殺,而深受眾多粉絲喜愛的佛跳墻,也將在‘雙11’前進行預售,低至3折。”李月芳介紹,他們計劃在11月8日、9日進行直播預熱,推介泉州老字號食品;“雙11”當天也會進行一場直播,配合各電商平臺進行促銷活動,迎戰“雙11”。
“根據往年經驗,今年暢銷產品的備貨量將增加15%左右。目前,我們已經開始進入選品階段。”李月芳表示,“雙11”當天預計銷售額可達到100萬元以上,較日常漲幅約為50%。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基石。疫情催生的宅經濟和線上消費,讓鯉城電商企業迎來黃金增長期,也加速區域消費經濟回暖。今年1-9月,鯉城9家限上電商實現零售額8.5億元,比增12%,實現逆勢增長。(黃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