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鯉城區不斷加快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不斷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積極推行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幫助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門口樂享品質晚年。
鯉城區興賢醫院養護中心 (陳小陽 攝)
醫養結合 老人“老有善養”
“這里場地寬敞,空氣也好,醫生每天都會給我檢查身體,家人也很放心……”昨日上午,在鯉城區興賢醫院養護中心,聊到入住一年多的感受,今年80歲的張老伯連連點贊。他說,入住養護中心后,跟班護工陪他鍛煉身體,給他按摩,曾經受傷無法行走的雙腿,如今恢復得差不多了。
在養護中心,像張老伯這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還有80多位。養護中心護理部楊督導表示,作為集養老、康復、醫療、臨終關懷為一體的老年養護中心,每位老人入住前,中心都要對其進行既往病史核查、健康體檢等入院評估,建立包括血壓、血糖、用藥等情況在內的老人健康檔案。醫生每天會查房,根據老人身體的情況,實時調整用藥方案。目前,養護中心專屬護理團隊有10多名醫生、護士,另有16名專職護工。
養老機構能養老不能看病,醫院能看病卻不能養老,醫養結合打通了健康養老的“最后一公里”。今年6月的一個晚上,養護中心護工扶著69歲的鄭阿姨上廁所,摸著老人的手發現硬而腫脹,她立即向值班醫生反映情況,老人立即被送到該院CT室做頭部檢查,結果顯示老人突發腦梗,醫生馬上進行治療,腦梗得到緩解。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讓老人在養老過程中,有病能得到及時、專業的治療,身體不適、功能失調,能得到專業的護理和康復輔助治療。”養護中心負責人王經理表示。
智慧養老 家門口享優質服務
近年來,鯉城區不僅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快速發展,融合了醫療、養老、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智慧健康養老也蓬勃發展,全區構建起了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
今年1月份,鯉城區金龍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正式開張,該服務中心面積約600平方米,設有照料室、護理室、醫療室、綜合活動室等區域,配備智慧健康體檢一體機,以及情緒穩定訓練、注意力訓練、疼痛管理理療等儀器,全方位滿足轄區老年人健康、休閑等需求。
“社區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約800余名,占社區總人口20%。”金峰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轄區內有筍江花園城等4個小區,近年來入住率不斷提高,老年人口也不斷增長。2019年12月,社區引進專業養老機構,以社區為依托,共同打造這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人們可以利用中心體檢室的設備,完成血壓、心電圖、膽固醇等常規體檢,也可以在棋牌室、綜合活動室休閑娛樂。
據了解,目前鯉城8個街道全部建成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下階段,鯉城區將引導轄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融合居家上門護理和家政服務、社區照料等服務方式,逐步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信息化服務 5000多名老人受益
近幾年,鯉城持續推行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鯉城區戶籍,年齡在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重點優撫對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以及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老年人,免費提供一部服務終端手機。手機一頭連接老人,一頭連接社會各類服務機構,老人只需撥打電話,即可享受到家政、生活用品配送、健康體檢、緊急救助等全方位、多層面的優質養老服務。
今年4月份,家住臨江街道幸福社區的陳老伯按下該手機“SOS”鍵緊急呼叫,用微弱的聲音向禾康968962平臺呼救。接到呼救后,該平臺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并立即通知鯉城區域負責人小劉上門協助救援。僅僅10分鐘,小劉就趕到老人家中。救護人員到來后,他立即向救護人員說明老人情況,幫助救護人員第一時間掌握老人健康信息并展開急救。
目前,鯉城區共有5000余名老人享受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記者 王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