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城區常泰街道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文藝活躍,非遺項目繁多。近年來,常泰街道積極推動閩南文化進校園,非遺項目課程、泉州歌訣比賽等活動在轄區各中小學內隨處可見;舉辦“對山風”民間文化節、閩南文化假期活動營等,開展閩南文化傳承工作,讓閩南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
閩南文化進校園 特色課程促傳承
在泉州泉中職校,多位省、市級非遺傳承大師被邀請進校園授課,學校匯集了火鼎公婆、拍胸舞、金蒼繡、方言吟唱古詩等非遺項目,堪稱閩南校園非遺展示館。
泉中職校的學生在舞蹈課上學習“火鼎公婆”舞步
該校以“弘揚閩南傳統文化,拓展多元藝術教育”為辦學特色,以閩南傳統文化浸潤學校各專業、各學科課堂,編寫特色校本教材,開設閩南特色課程。服裝專業課上,泉州非遺大師陳克忍指導學生開展金蒼繡研習活動;舞蹈課上,火鼎公婆項目省級非遺傳承人吳潤珠演繹火鼎公婆;語文課上,泉州歌訣市級非遺傳承人傅孫義教授大家用閩南語吟唱古詩詞;體育活動中,師生們練起拍胸舞、舞龍……在濃郁的閩南傳統文化熏陶和傳統技藝研習中,學生們拓寬了多元發展天地,既達到以樂促智、以技促能的整體效果,又促進閩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此外,泉州市明新中心小學舉辦武術班、泉州市上村小學成立南音社和“騎驢探親”舞蹈隊、鯉城區第七實驗幼兒園引進拍胸舞、鯉城區華巖中心小學將閩南童謠編入教程等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閩南傳統文化。
舉辦假期活動營 民間技藝爭體驗
除了根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場域”,立足校情,開展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常泰街道還在假期舉辦“閩南文化假期活動營”活動,讓孩子們近距離體驗民間傳統技藝。
滑稽的舞步、夸張的表情,在火鼎公婆項目非遺傳承人吳潤珠的示范下,孩子們學得惟妙惟肖;來自樹兜社區的“香龍”非遺傳承人蔣天聲則為孩子們講授香龍的由來以及傳統意義,并手把手教授香龍的編扎方法和舞龍技藝……多個閩南傳統技藝項目讓孩子和家長感受到非遺文化的氛圍和獨特魅力,越來越多的閩南特色文化走進課堂內外,為非遺傳承貢獻力量。
近年來,常泰街道致力于閩南文化保護和傳承,通過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和體驗閩南文化,并成為傳播閩南文化的小使者;以民間藝術節、校園文化節為載體,為民間文藝提供展示平臺;促進校園與社區融合,集力打造一社一品、一校一特的文化格局;此外,還加大對民間文藝人才培養、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讓閩南文化傳承之花在街道處處綻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