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是我國僅存的摩尼教遺址(張九強攝)
聲音
開發“武俠”主題旅游產品
建議一
武術表演融入戲劇故事
市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陳小剛認為,泉州可以“武俠旅游”為主題,開發新的旅游產品。“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小說家的作品為人們所喜愛,作品中描寫到的區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我們也可以在這方面加以探索。”他建議,可將泉州少林寺、泉州南少林武術學校、劍影武術學校及民間武術社團聯合起來,組織高質量、高水平的武術表演,包括永春白鶴拳、泉州五祖拳等都可納入。“武術表演可與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等結合起來,將后者的故事用前者來表現,給游客帶來新的體驗,一舉兩得。”另一方面,泉州少林寺、華表山摩尼教遺址等又可作為觀賞性景點,“把靜態遺址與動態表演相結合,打造一條具有泉州特色的武俠旅游線路。”
建議二
將民族英雄納入“武俠游”
歷史研究工作者李曉偉提出,“武俠游”的范圍可加以延伸,不必局限于明教遺址和泉州少林寺。“何謂武俠?定國安邦謂之‘武’,舍生取義謂之‘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武俠文化和武俠精神不僅是刀光劍影、十步殺一人的萬丈豪情,更是弘揚正氣、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精神象征。”她說,泉州著名民族英雄俞大猷、鄭成功等,都可成為“武俠游”的一部分,故居、公園等都可納入“武俠游”線路,讓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能領悟到武俠精神的豐富內涵,“‘武俠’不僅行俠仗義,更要愛國愛民。”
建議三
讓旅客親身體驗經典場景
武俠小說愛好者林麗則對“武俠故事”的親身體驗充滿期待。“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體驗式旅游已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內眾多城市已將體驗式旅游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武俠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市井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廣泛的大眾基礎,深受國人喜愛,日益成為文化熱點。”她提出,泉州可選擇固定場地、選定本地演員,再現經典武俠場景,如“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決戰紫禁之巔”等,還可為游客提供“親身體驗”,讓其過把“英雄癮”;也可推出“單口戲劇”,當游客勞累時,坐下來喝一杯茶,聽一個武俠故事,感受獨具一格的“泉州武俠游”。
他山之石
萬歲山大宋武俠城
河南
萬歲山大宋武俠城
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是一座以宋文化、城墻文化和七朝文化為景觀核心,以大宋武俠文化為旅游特色的大型游覽區。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稱,先后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開封所建“龍亭”還原了宋代宮廷文化,“開封府”、“包公祠”還原了宋代的府衙文化,“清明上河園”則是依托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原宋代市井文化。而宋代比較有名的如水滸、七俠五義及愛國英雄岳飛等武俠文化則沒有很好的體現,萬歲山武俠風情園的創建正好填補這項空白。萬歲山游覽區常年推出文化節、廟會等活動,每天循環上演《七俠五義》《猛龍過江》《精武門》《武松醉打蔣門神》《十字坡》《英雄救美》等幾十臺大宋武俠實景劇,吸引了不少游客。
新疆
天山武林大會
2013年8月6日—7日,由新疆大晨報股份公司、特克斯縣聯合主辦的“天山武林大會”講學和武學觀摩活動在新疆烏魯木齊市舉行。包括武當派、少林派、峨眉派、青城派、崆峒派、嶗山派等11個門派參加此次活動。活動第一天是天山論道,第二天是天山論劍,各大門派掌門人和弟子除進行武術表演外,還與新疆的武術愛好者進行交流。這次活動的舉辦,不僅推動了新疆傳統武術的發揚光大和全民健身活動的“興旺”,也使更多人對世界八卦城特克斯縣有了進一步了解。(記者 趙軻)
推薦閱讀:臺灣旅游攻略 泉州去臺灣個人游攻略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