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說法】
崇武鎮政府:
規劃為集中填埋區
將清理混入的生活垃圾
這片垃圾填埋區,目測長度有四五百米,真的經過政府審批了嗎?昨日下午,崇武鎮政府朱副鎮長通過電話,接受了海都記者的采訪。
“蜈蚣山周邊片區,早在10年前就規劃成集中填埋區了。”朱副鎮長說,崇武鎮沒有多少土地,卻有大大小小500多家石材廠,產生了大量的廢石料,如果沒有集中處理,會嚴重影響整個鎮的環境和衛生;蜈蚣山原來就是開采石料的,后來出于地質考慮,禁止開采了,但留下了很多石窟,也成為海邊的一個安全隱患,用廢石料填埋是一舉兩得。
“整個鎮一天有幾十噸生活垃圾,都集中收集處理了。”朱副鎮長介紹,鎮里嚴格規定,這里只能倒廢石料和建筑垃圾,也請了一個工作人員在現場監督,嚴禁生活垃圾進入,違者罰款;這個工作人員收入很低,又很辛苦,只能起維持秩序的作用,“如果要把混入的垃圾分出來,10個人都不夠!”
“這個片區將被整體填埋起來,成為陸地,未來還會修建一條路。該項目對崇武的發展很重要,幾年前就向上級申請了,現在已經是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朱副鎮長表態,這次衛生問題被曝光,也給他們提了個醒,會馬上拿出實際行動整改:填埋區是需要不定期平整的,平整之前可能會有生活垃圾被雨或風帶入海里,鎮里這幾天就會動手處理。
市考評中心:
將跟進了解 按實際情況打分
“考評組是根據現場進行打分,但也不會忽視背后的原因。如果有特殊情況,會做專門的處理。”泉州市考評中心人員介紹,前天現場檢查時,衛生情況觸目驚心,但并沒有就此下結論,還會跟進了解。例如,之前就不知道這個片區是屬于填埋區,而且是進行圍墾的工程;不過,填埋區也有具體的要求,廢石料、建筑垃圾一般是許可的,但生活垃圾肯定不行,尤其是在海邊。
考評人員表示,將對海都記者了解到的情況,做進一步的調查和了解,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打分。
征集令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以海揚名,靠海而生。泉州海域面積11360平方公里,海岸線蜿蜒曲折,長達541公里。寬廣的海域面積和蜿蜒綿長的海岸線,成為泉州一道靚麗的藍色風景線。只是,這藍色的風景線,正因為成堆的垃圾而遭受侵蝕,深愛泉州的您,還坐得住嗎?
即日起,海都報開通市民海漂垃圾舉報平臺,您可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告訴我們,也可以通過微博@“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官方微博,或在“海峽都市報大泉州”官方微信里留言與我們聯系。根據您提供的線索,我們將對相關海域進行走訪、報道,了解被污染原因,追蹤治理進度,還泉州一條美麗的海岸線。(海都記者 徐錫思 呂波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