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機車(摩托車)愛好者,在許多人眼里,他們就是一個“神秘而又危險”的群體,因為他們喜歡飆車。“實際上,這是對機車愛好者的誤讀,我們是反對飆車的。”昨日,由惠安縣旅游局等組織發起的“崇武摩托文化旅游節”,在崇武文化廣場舉行,500多輛機車、500多名機車愛好者現場交流車技,讓不少市民大飽眼福。
車手展示車技
車:最貴一輛40多萬
龐巴迪、寶馬、哈雷、杜卡迪、阿古斯塔、雅馬哈、川崎……這些平常人在生活中很少聽聞、更是難得一見的豪華摩托車,昨日上午9點多開始,陸續出現在崇武文化廣場,吸引了不少機車愛好者和當地居民的目光。
“在這里,幾萬元的機車算‘弱爆’了。”機車愛好者鄭先生告訴記者,現場最貴的可能要數兩輛價值均為44萬元的龐巴迪摩托車,“都可以換半套房子了。”而像被譽為摩托中的“蘭博基尼”的阿古斯塔、被稱為“法拉利”的杜卡迪,也都是價值不菲的。
這些機車有的具備定速巡航、防側滑、自動胎壓檢測,是很多高檔汽車才具備的功能,有的百米提速只需3.1秒。
人:來自社會各界
眾多機車亮相
參加這次摩托車文化旅游節聚會的,除了省內的泉州、廈門、福州等地的愛好者,還有從上海、河北、湖北、廣西等地趕來的。
騎著一部新購置的機車入場,“大胡子”立馬被車友們圍住了。原來,他是廈門嘉庚學院的英語教授,也是一家機車俱樂部的負責人。當天,他和廈門100多名愛好者來參加聚會。機車之于他,等于快樂。他曾騎行7天歷經數千公里,到達新疆,“現在生活工作壓力大,騎上機車到各地旅行,心情舒暢許多。”他說,騎摩托車不受拘束,隨走隨停,和其他交通工具完全不一樣。
聚會組織發起人之一、泉州三劍機車俱樂部負責人張志明說,和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玩機車的人來自社會各界,其中不乏公職人員、公司高管、經商者。在整個泉州地區,有1000多名機車愛好者。此次機車大聚會,來自各地的車友們可以交流玩車心得、用車方法、模擬經驗,共同促進機車文化的和諧、文明、健康發展。
技:追求的是心態
車手一起交流
到達現場后,不少車手上臺炫起了車技,單輪站立、飛越障礙、側身騎行、站在機車上操作……讓觀眾大呼過癮。
來自福州的女騎士小林,戴著粉紅色的頭盔,騎在一輛排量為1000CC的雅馬哈R1上,在轟隆的馬達聲中顯得英姿颯爽。她玩機車一年左右,騎摩托車不是愛速度,純粹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在車上,人的視野和心情同樣開闊多了,我追求這種奔放開闊的生活態度”。
“玩車不等于飆車,我們是反對飆車的。”張志明表示,機車愛好者有句口號:飆車對自己對家庭不負責任,對社會不負責任,談何喜愛(機車)?真正的機車愛好者,都是痛恨飆車行為的。在許多機車俱樂部,是排除飆車者加入的。(記者 廖培煌 實習生 彭堅林 /文 戴涵琦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