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0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惠安縣衛健局認真貫徹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的要求,深化惠安縣委、縣政府“四個主題年”活動,鉚足干勁,科學快速推動惠安縣醫院分院等一批省市重點項目建設。
作為惠安縣乃至整個泉州市,首家引入BIM技術進行項目建設的醫院,將有力推動惠安縣“三位一體”智慧醫院的發展,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落實國家和行業信息化標準。
近日,記者來到該項目的施工現場,醫院的主體大樓已經拔地而起,工地上工人們有序施工,BIM技術的引入大大地推進工程進度,嚴把質量關,還將為醫院后期的管理發揮更大作用。
正在建設的惠安縣醫院分院航拍圖
引入BIM技術 高效快速推動項目建設
記者獲悉,惠安縣醫院分院項目用地面積121077㎡(約181.62畝),總建筑面積189940㎡,項目總投資約13.9億元,按三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可設1000張床位,主要建設包括住院樓、門診醫技綜合樓、感染綜合樓、后勤樓、配套附屬用房及其他相關配套地下停車場、室外道路工程設施。
據了解,引入BIM技術后,通過對設計問題前置解決以及施工方案提前模擬集中討論等技術手段實施,在正常程序施工中累計可節省項目建設工期約一個多月。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項目全部主體已順利封頂,工人們正在進行管道安裝、內部砌體粉刷及外立面等工程施工。整個項目計劃在2024年初完成主體工程,整體工程項目預計2025年底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眾所周知,醫院工程建設的難度僅次于民航工程建設。醫院是重點民生建設項目,醫療建筑空間功能繁雜,醫療技術專業要求高,涉及專項設計內容多,設計復雜,設計的精確性和協同性直接影響施工及成本,是建筑品質影響的關鍵因素之一。且醫院服務的是特殊人群,對建筑環境的舒適性、安全性和特殊空間的行業要求標準以及對設計和施工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惠安縣醫院分院項目負責人介紹,“除常規建筑、結構、機電、幕墻、裝飾工程外,醫院建筑還涉及凈化、醫用氣體、防輻射、物流傳輸、污水處理等大量醫療專項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大量挑戰。一是項目高度復雜。醫院使用空間功能繁雜,專業化程度高,系統配置及技術要求高;二是質量要求高。醫院建筑事關群眾生命安全,要求穩定可靠。相關的醫療設備多,對建筑防護、屏蔽、荷載及水電要求高;三是協同工作難度大。項目工期長,任務繁重,眾多的施工人員同時施工,專業間交叉作業面多,施工工序相互影響。”
面對這些建設難題和高質量快速建設的需求,項目嘗試性引入了BIM技術,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助力,解決項目建設和管理中的難點問題,推動項目建設順利實施。
BIM作為一種數據載體,完整地整合記錄了建設階段的全部數據,形成了一份建筑數字資產。未來項目建成后,這些數據將有序傳遞到醫院運營維護管理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借助BIM技術 提升醫院建設運營水平
BIM項目負責人介紹,“BIM簡單講就是預先在電腦里把醫院虛擬地建一遍,在虛擬建造的過程中,提前協同各專業設計師整合所有設計信息,及時發現各專業施工圖設計中的錯、漏、碰、缺等技術問題,提前修正,減少設計變更,達到提高醫院施工圖設計出圖質量的目的;在模擬施工階段,以遵循施工規范為前提,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按照BIM專業出具的施工方案,如:管線安裝方案、支吊架方案、一次結構預留預埋等,涉及的施工工藝、工序、定位等對施工作業進行提前預估工程量,精準備料,做到施工現場‘人、材、機’三要素的緊密、高效配合。例如在設備管線安裝階段,BIM技術起到‘預裝配’的功能,管線安裝一步到位的同時,也避免因傳統作業缺乏協同造成的大量拆改、返工等不利因素的重復發生,將大大節約項目的建設周期,減少建設成本浪費。”
住院樓一層管綜方案BIM模型三維展示圖
在項目中,BIM技術實現信息可視化,即將建筑物的物理和功能特性以三維的立體實物模擬形式展示在人們的面前,并貫穿于項目設計、建造、運營全過程。
項目負責人介紹,“BIM技術的引用,既可以輔助設計師提前優化設計方案,可較大幅度的減少設計及出圖失誤,從而從源頭上減少現場的拆改量;同時業主單位及施工單位可提前介入設計階段,利用BIM模型三維可視化的特點,分別從不同角度出發,對設計方案進行充分理解,發表意見。”
記者獲悉,縣醫院分院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通過BIM技術,已經修正各專業較大設計問題228處,不滿足設計規范凈高類問題34處,梁截面調整、預留洞等問題1876處,以上各類設計問題均已調整完善至施工藍圖,進一步節約建設成本。
示意圖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醫院信息化建設,2022年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中提出,要實施全民健康信息新基建、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醫院項目建設使用信息化,是為醫院信息化管理重要的一部分,也為今后醫院其他信息化項目提供有力支撐。
惠安縣衛健局項目負責人介紹,“惠安縣醫院分院引入BIM技術推進項目建設,探索醫院后勤‘一站式’服務,建設后勤智能綜合管理平臺,全面提升后勤管理的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降低萬元收入能耗支出。未來,希望能夠借助BIM技術,提升醫院建設運營管理水平,提升醫院建設管理專業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