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生活,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歲月,也不會永遠靜好如初。泉州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工作、生活。
面對如此變故,在這座古老而又愛拼敢贏的城市,我們聽到許多故事值得書寫,我們看到許多情景值得記錄。
有種心理,叫堅毅剛強。有種人群,叫逆向而行。
只要萬眾齊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只要心中有愛,做好各自應有奉獻,相信,風雨之后的彩虹,定當更加絢麗溫暖!
閩南網3月30日訊(閩南網記者蔣曉彬通訊員羅琳)疫情期間,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負壓救護車就會立即出動,不分白天黑夜。惠安縣醫院120急救中心車隊隊長楊喜榕,自然也不例外。
“如有需要轉運患者我來”
楊喜榕,退役軍人、中共黨員、惠安縣醫院120急救中心車隊隊長。“我有泉港轉運確診患者的經歷,熟悉整個轉運流程,如果有需要轉運確診患者,請第一時間與我聯絡。不論什么時間,我隨叫隨到,保證完成任務。”疫情發生后,楊喜榕主動請纓,和另外兩位同事承擔起全縣確診患者的轉運工作。
圖片由楊喜榕提供
他作為“特勤隊”隊長,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但在疫情來臨時、在確診病人生死攸關時,他義無反顧手握方向盤,配合醫務人員轉運患者,爭分奪秒地與“病毒”賽跑。
轉運“特勤隊”這項工作鮮為人知,他們除了對轉運流程要熟悉,還需有較強大的抗壓力。他們每日要與焦慮、沮喪甚至恐慌的患者在密閉空間相處數小時,并把患者安全、快速地轉運到定點救治醫院。
“只要有一口氣在 我會堅持到底”
全縣確診患者的轉運任務都是他們扛,“特勤隊”24小時待命。轉運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他們顧不上吃飯,顧不上休息,始終堅守崗位,一次次的堅持,一次次高質量地完成轉運任務。尤其是夜間接到任務后,都得堅持到清晨才能卸下重擔回到集結地。在巨大壓力面前,楊喜榕同志更是主動擔當,扛起責任,還不忘叮囑隊員們轉運前如何做好個人防護,轉運后如何做好消殺等事項。
和所有老司機一樣,楊喜榕同志也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但他堅持堅守崗位,忍住疼痛,一次次高質量地完成轉運任務。醫院領導知道他的腰不好,不能長時間坐著,多次問他是否需要替換下來,他總是擺擺手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就要堅持到疫情結束。”
他只能隔著視頻為即將高考的女兒助力
說到“楊喜榕”這個名字,惠安很多人對他都有印象,3年前“路遇車禍,他帶著女兒一起救人”的故事溫暖了整個惠安,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說起女兒,楊喜榕滿臉幸福,他說,已經半個多月沒有回家了,再過兩個多月他女兒將參加高考,他利用休息片刻跟女兒視頻為她鼓勁。女兒很懂事,牽掛著父親在一線是否安全。像大人似的,叮囑父親要注意身體,早日取得抗“疫”的勝利。
駕駛員和醫護人員是最早接觸患者的人,也是距離患者最近的人群之一,感染風險較高。這位退伍老兵以舍我其誰的軍人擔當,日夜并肩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用他的行動貢獻抗疫力量。我們終會挺過寒冬,讓我們同心戰“疫”,惠安“惠”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