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決定高度。在惠安的石雕業界,張建奎是個善于找角度的人。運用傳統石雕藝術再現一段段輝煌的紅色歷史,既有歷史意義又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張建奎帶領團隊在幾個著名革命老區完成了幾十個紅色題材項目,成為該行業領域的領軍人。
張建奎作品《共和國從這里走來》
紅色題材“搶占”80%行業市場
張建奎經營的振昌石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業務的60%來自紅色雕刻系列題材,另外40%為其他大型工程雕刻,該企業的紅色雕刻題材業務占據了惠安同類題材行業市場份額的80%。
1994年,張建奎吸收臺商投資,組建振昌石制品有限公司。與惠安當地的許多工匠一樣,主要從事墓園、石雕龍柱等石雕加工業務。“要想把企業做大做強,創新才是硬道理,做大家都不會做的事才能開拓出一條獨屬企業特色的途徑。”張建奎決定試著將公司業務往紅色題材著重發展。
“小我當隨大時代。社會主義紅色江山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熱血之軀筑成的,如果能把這些沉重而悲壯、慘痛而輝煌的歷史,用石雕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再現在中國的大地上,讓中國人民世世代代記住它,并從中吸取力量,共鑄民族精神,那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張建奎認為深耕紅色題材可以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張建奎雕制的紅色雕刻系列遍布神州大地。2003年創作的“模范興國群雕”位于江西省興國縣將軍公園;2007年創作的浮雕《共和國從這里走來》位于江西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歷史博物館;2011年,創作完成了貴陽百里杜鵑園黃家壩阻擊戰群雕工程;2012年,作品《毛澤東》獲得第七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張建奎帶領的團隊現在已經在湖北黃安、江西瑞金、福建古田、貴州遵義等革命老區完成了幾十個紅色題材項目。
“目前,企業團隊能夠提供現代設計、模型制作、雕刻、安裝一條龍服務,在每次項目開始前,團隊都會根據每個革命老區的特點,查閱當時當地的革命背景、相關故事,通過繪圖、評審、做模型等嚴謹的步驟,運用精湛的石雕工藝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神韻。“公司從最初到處尋求項目機會,到如今不少客戶主動爭相邀約,張建奎表示看好并打算繼續深耕紅色題材市場,以做精做專做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