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既有土生土長的鄉賢,也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新鄉賢”,他們都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強大力量。今年來,豐澤區認真落實市委“黨建強引領 鄉賢助振興”行動,以黨建為引領,以鄉情為紐帶,突出抓好鄉情聚賢、鄉愁引賢、鄉愿用賢,不斷寫好“黨建+鄉賢”新文章。
各社區深入走訪摸排建立鄉賢臺賬
加強聯絡,鄉情聚賢
深入摸排梳理
依托在外商會、海外僑胞、臺港澳社團等資源,結合修族譜、修古厝、懇親會等契機,組織各社區進行走訪摸排,“一人一檔、一社一冊”建立工作臺賬,并按照企業家、退役軍人、專技人才、華僑華人等分類管理,目前已登記各類優秀人才、鄉賢能人1300余人。
織密聯系網絡
按照居住轄區、姻親關系等要素,成立街道鄉賢理事會8個,社區鄉賢理事會78個、占社區總數92.9%。在海內外同鄉社團和異地商會成立5個鄉賢聯絡處,選聘24名知名在外鄉賢擔任聯絡員,為海內外鄉賢回歸創業“穿針引線”“搭橋鋪路”。
健全聯絡機制
構建“線上+線下”聯絡聯誼機制,通過外出參觀研討、組織尋根之旅等方式,收集新老鄉賢能人對社區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16條。
菲律賓菲華泉州公會一行在南少林參觀
豐富活動,鄉愁引賢
參觀一次家鄉
以清明節等傳統節日為契機,先后邀請120名海內外鄉賢、異地商會企業家齊聚豐澤,實地參觀泉州少林寺、蟳埔民俗文化村和真武廟等地,體驗特色蟳埔女服飾和簪花圍,感受家鄉非遺世遺魅力和文旅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
舉辦一場茶會
抓住春節、清明節等鄉賢大批返鄉的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鄉賢回歸日”系列活動,引導鄉賢圍繞營商環境、移風易俗、產業發展等出謀劃策,今年來已開展鄉賢茶話會、鄉賢座談會等43場次、3000余人次參與。
推介一批項目
結合區委“5610”專項行動,分期分批梳理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醫療教育、園區建設等項目100余個,通過寄送《項目手冊》、宣傳招商政策、鄉情電話等方式,加強項目解讀宣傳推介,確保相關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用足用好。
舉辦海內外鄉賢懇親招商推介會
搭建平臺,鄉愿用賢
助力基層治理
推行“黨建+鄉賢”治理模式,依托“黨建+”鄰里中心等陣地建立鄉賢議事廳,組建鄉賢志愿服務隊,幫助解決各類矛盾問題和信訪隱患30余次,化解疑難矛盾糾紛47件。比如,蟳埔鄉賢理事會積極建言獻策,助推文旅項目獲全省第一名。
助力招商引資
深化“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專項行動,4月5日召開以“豐賢齊襄·澤連四海”為主題的海內外鄉賢懇親招商推介會,共集中簽約項目12個、總投資額達43.2億元。
助力民生慈善
引導海內外鄉賢弘揚樂善好施行為,踴躍參與家鄉慈善事業、公益活動。比如,法石社區鄉賢何瑤焜、何瑤煌設立賢鑾福利基金會,自基金會成立以來,公益事業支出超2704萬元,推動豐澤教育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