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區勞動學科教研基地校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強區域內學科教研工作聯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2023年秋豐澤區小學勞動學科教研基地校主題研討暨省級課題階段研討活動于11月22日在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舉行。
勞動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與生活、社會緊密聯系,以實踐為主的課程。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將勞動教育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校園內建設了“金種子農場”生活勞動實踐基地,構建新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啟智、以勞賦能、以勞育美。
走進東星實驗小學勞動工作坊,學校老師林喆一和李燕華正在進行項目式《學做傳統美食——餃子》的勞動課例展示。課堂上,同學們在老師的介紹和引導下制定了分工合作表,隨后按照步驟完成切菜、調料、拌餡、包餃子等操作,現場其樂融融,同學們臉上洋溢著勞動帶來的喜悅。
隨后,香港教育大學碩士黃紅梅老師主講《跨學科背景下的勞動素養教育》講座,從德智體美勞的重要性出發,講述了關于如何重新與自然建立和諧關系;如何發展科學和人文勞動的統一;如何加強學科之間的關聯等問題的看法。新穎的觀點、獨特的視角、生動的事例,讓與會人員深受啟發。
福建教育學院教授易駿主講《項目式學習下的主題實踐活動設計》講座。她詳細講解了項目化學習的重點、核心素養的概念、問題設計的注意事項、項目背后的整體建構等要點。
“易教授的講座不僅喚醒了我們對項目化學習全新的認識,也喚醒了我們對項目化學習的熱情。”講座結束后,豐澤區教師進修學校正高級、特級教師科學教研員張彩琴表示受益匪淺,項目化學習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深度學習、學科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各學科要積極開展項目化學習,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我感覺這樣的課程非常有意義,在勞動當中讓孩子們感受到勞動之美、生活之美。”豐澤區東星實驗小學校長張桂英表示,學校將著力探究以勞育人的育人新思路,用勞動帶動其他學科,把德智體美勞進行全方位的融合,努力培育新時代好少年。
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也是培養造就棟梁之材的必需方式。下階段,區教育系統將繼續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扎實開展各種富有成效的勞動實踐教育活動,注重勞動教育實踐,充分挖掘勞動教育資源,著力創新勞動教育形式,積極打造課程活動和特色項目兩翼建設,助力全區勞動教育賦能發展。(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