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師正在教小朋友制作花燈
閩南網7月10日訊 暑假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那么,今年的假期,孩子們該怎么過呢?
與往年一樣,今年,豐澤區委文明辦等9個單位,將聯合本報再次推出“暑期第三課堂”活動,給孩子們提供免費學習、游戲和活動場所。活動將在18個社區、7個企事業單位內,設立25個活動營,并將從7月15日啟動。
無論您是社區居民或是外來務工者,即日起,您的孩子都可以就近報名參加。而今年活動最急需的,仍然是社會志愿者。不管您是返鄉大學生、高中畢業生,或是民間藝人、教師、醫生、律師,還是愛陪伴孩子的老人,只要您愿全程參與或利用空閑時間,陪陪孩子們,就可以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咨詢,或直接撥打活動營電話報名。
25個活動營聯系電話
帶孩子參觀景點感受文都魅力
“‘暑期第三課堂’是為外來工和市民解決暑期孩子沒人看護的問題,讓孩子們過一個安全、健康和快樂的假期。”本周一,豐澤區委文明辦葉生榮副主任說,該活動從2006年暑假開始舉辦,至今已是第9個年頭了。該活動由豐澤區委文明辦牽頭,聯合豐澤區有關單位和華僑大學、泉州師范學院、黎明職業大學、泉州信息學院、豐澤區致和社工事務所共同舉辦。今年活動的主題為“手拉手·共筑夢”,既能讓孩子在暑期有個好去處,也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
今年,“暑期第三課堂”的25個活動營,都將圍繞“東亞文化之都”這一主題,開展各個營的活動。活動營將與閩臺緣、海交館等配合,盡量安排一些泉州文化、閩南文化為主的知識,同時,還將組織孩子們到閩臺緣、洛陽橋、南少林等景點去參觀、游玩,讓他們感受東亞文化之都的魅力。
需更多社會志愿者陪孩子們過暑假
今年的活動將從7月15日持續到8月15日。25個活動營,每個營都能夠容納30名孩子。那么,這一個月時間里,這么多孩子將由誰來呵護呢?
現在,華僑大學、泉州師范學院、黎明職業大學、泉州信息學院、豐澤區致和社工事務所的上百名大學生志愿者,已報名參加了“暑期第三課堂”。活動啟動之后,每個營都將有4名大學生志愿者前去報到。他們將指導孩子們完成暑期作業,開展文明禮儀知識競賽,教孩子們唱歌、繪畫、跳舞、打球等,陪孩子們過暑假。
“每個營4個大學生志愿者,只是剛剛夠看好孩子們,希望有更多社會志愿者來幫忙。”葉生榮說,與往年一樣,今年最缺的還是社會志愿者。他說,因為今年的活動會更多,需要上百名社會志愿者,如果返鄉大學生、高中畢業生能夠來參加,是最有意義的,“同時,我們也希望那些有特色、有一技之長的民間藝人,也能熱心地來參與,給孩子們秀秀手中的絕活”。
志愿者風采
女老師想教扎花燈
鍛煉孩子們的手藝
昨天,聽說“暑期第三課堂”活動需要志愿者幫忙,豐澤區見龍亭小學的校長林懷海組織老師們報名支持。其中,學校的林秀桃、王燕輝兩位老師都能扎漂亮的花燈,她們將教孩子們扎閩南傳統花燈。
24歲的林秀桃老師是語文老師。她說,她是泉州人,小時候,每年元宵節,到街上看花燈,每次都很喜歡,盼著有一天她也能動手制作花燈。
今年春節剛過,學校里請來泉州彩扎花燈藝人曹志猛教學生扎花燈。曹志猛是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曹淑貞的弟弟。曹師傅給學生上課時,林秀桃經常在一旁聽課。從購買花燈竹篾、布料和紙張,到竹篾定型、扎棉紙、粘彩紙……每一個細節,她都細心看著。學了幾個月后,現在,林老師也能制作不少花燈了,包括宮燈、花籃燈等。
林秀桃說,參加“暑期第三課堂”活動的,以外來工子女居多。他們中,不少雖然來到泉州,但是并不熟悉泉州的傳統文化,所以,教孩子們扎花燈,能讓他們接觸最地道的泉州手藝,增進他們對泉州文化的了解,同時,學扎花燈,還能夠鍛煉孩子們的手藝,讓孩子們有更多創新的構思,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海都記者 林繼學 謝楊 實習生 王偉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