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林瑩瑩 通訊員 王祖輝 陳龍 文/圖)“美國有NBA,中國有CBA,開成有KBA。”這句文化宣言,是惠安開成職校師生們的驕傲。惠安開成職校教職工KBA籃球聯賽在學校領導的關心、熱心校友的助力、籃球愛好者的參與及廣大師生的關注下,已成功舉辦17屆,累計完成255場比賽,堪稱開成體育文化的盛典。KBA聯賽成功構建起一座教職工健身與情感交流的平臺,深受師生好評,成為學校創建“溫暖校園”的關鍵部分,為校園文化注入活力,也為學校發展奠定人文基礎。
比賽花絮
領導重視 筑牢溫暖校園根基
學校領導班子將KBA教職工籃球聯賽視為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增進教職工凝聚力的重要契機。自聯賽籌備伊始,便從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方面,持續投入資金完善籃球場地設施設備,從翻新地板、更換高清籃球架,到升級為鋼結構半封閉式球館、優化照明系統、音響設備及電子記錄臺等設施,再到新建一個現代化的室內籃球館,致力于為教職工打造高端、舒適、安全的運動與比賽環境。另一方面,學校領導發揮人脈資源優勢,聯系熱心校友,闡述聯賽對學校發展和教職工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動員多位校友慷慨解囊,為賽事提供充足的資金與物資贊助,確保KBA聯賽持續、健康、成功舉辦。
籃球場
組織嚴密 推動聯賽扎實開展
KBA成立以“總裁”為核心的聯賽領導組,制定聯賽章程,組建編排組、裁判組、記錄臺技術組、解說組、文體表演組、傳媒組及后勤保衛組等多個職能組。各職能組分工明確,精心策劃聯賽安排,從參賽人員統計、分組編排、技術臺培訓,到比賽期間裁判工作安排、互動環節設置、應急處理預案制定,再到數據統計通報、宣傳報道、經驗總結,最后到每個賽季的新秀選拔、球員交易及球隊重組等工作,流程細致規范、有章可循。這種嚴謹又有活力的KBA聯賽機制,吸引了眾多教職工中籃球愛好者積極參與。聯賽先后組建了“獵人隊”“音速隊”“聯勝隊”“狂飆隊”“獵鷹隊” “大將軍隊”等多支球隊,累計有62位球員參賽,年齡跨度從23歲的年輕教職工到61歲的退休教職工,部分退休教職工依然堅守在賽場。KBA聯賽在校園中掀起一股籃球熱潮,有力推動了校園體育文化的蓬勃發展。
校園體育操場
運動競技 凝聚團隊增進情誼
KBA聯賽為教職工搭建起一個活力四射的自我展示舞臺。比賽中,教職工們盡情揮灑汗水,全力釋放運動潛能,將精湛的球技與昂揚的競技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每逢比賽日,賽場上下氛圍熱烈。賽場上,隊員們為榮譽全力以赴,每一次進攻、防守都飽含激情;場邊,同事及學生們組成熱情的啦啦隊,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場外,有著開成印記的“開成詹姆斯”“開成魔獸”“開成科比”及“開成奧尼爾”等“球星”應運而生,成為KBA的一段佳話。
KBA籃球聯賽頒獎儀式
KBA聯賽的意義不止于賽場。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教職工們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信任,原本因工作繁忙而略顯疏遠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各隊教職工賽前認真研討戰術,賽中緊密配合,賽后一同復盤總結。當有隊員受傷,大家紛紛送上關心與慰問,營造出溫馨有愛的團隊氛圍,進一步強化了團隊合作意識。這種在賽場上凝聚的團隊精神,逐漸滲透到日常教學和工作中,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注入強大動力。
氛圍營造 傳承精神促進發展
KBA籃球聯賽通過精心營造氛圍,成為各方交流、深化情感的紐帶。賽前,動感音樂及啦啦隊文體表演點燃現場熱情,為比賽拉開精彩序幕;賽中,精心設計的學生“有獎投籃”互動環節和解說員的幽默風趣解說,讓賽場氛圍達到高潮;賽后,合影留念和賽事報道擴大了聯賽影響力。
KBA聯賽還搭建了與校友溝通的橋梁。聯賽團隊不辭辛勞,累計回訪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廈門等12個校友分會,精心舉辦36場“校友籃球賽”。在球場上,校友們重拾青春記憶,與母校老師同場競技,共敘情誼。
參加“教職工籃球賽”獲得第一名合影
KBA籃球聯賽所營造的積極、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如春風化雨般感染著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對學校和生活充滿熱愛。教職工們更是將籃球運動中拼搏進取、銳意創新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聯賽累計培養了23人次的“優秀籃球裁判員”以及37名“優秀學生記錄員”,儲備了校園籃球賽事專業人才。同時,聯賽設立的“賽季MVP球員”“籃板王”“三分王”“得分王”等榮譽獎項,激勵著教職工不斷超越自我。聯賽期間共有68人次獲此殊榮,這些榮譽不僅是對個人出色表現的高度認可,更是激勵教職工追求卓越的強大動力。值得一提的是,KBA籃球聯賽不僅在校園內成績斐然,在對外賽事中同樣表現出色。教職工籃球隊在“惠安縣教職工籃球賽”中實力超群,連續兩屆斬獲冠軍;學生籃球隊在“惠安縣中小學生籃球賽”中也毫不遜色,屢獲冠亞軍,彰顯了KBA籃球聯賽的深厚底蘊與卓越成效。
多年來,KBA籃球聯賽已成為開成教職工校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構筑校園情感、打造校園溫情的紐帶。它在教職工、學生、校友以及惠安教育界都擁有極高的影響力,是學校對外展示形象、加強交流的重要名片,持續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