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在政策范圍內為群眾爭取最大利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
德化深諳,高速公路建設目的正在于此,拆遷工作中也要秉承這樣的認識。
早在制訂補償實施方案時,為充分了解群眾意愿,德化就組織了各級各層次的征求意見會8場,收集整理群眾意見71條。讓征遷政策、標準、程序等深入人心,德化還召開群眾座談會94場次,實地走訪818戶村民家庭,面對面與群眾拉家常、談發展、講政策,為群眾算實賬。
事實上,在征遷過程中,德化不僅“算賬實”,更做到了“執行惠”,努力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讓利于民——
國寶鄉格頭村70歲老人連其偉的房子因省道206提級改造、彭村水庫工程建設需要先后拆遷過兩次,生活十分拮據。此次又面臨廈沙高速需拆遷他的房子,為做好連大爺的思想工作,征遷組幫助其解決養牛場地和銷路問題,并協調民政部門將其納入困難補助對象,連大爺的生產生活得到保障。
受益的還不僅是連大爺這樣的特殊個體。A6標項目部在修建施工便道時,投入100萬元進行水泥硬化,退場后可成為村里連接省道的通道;修建排水溝時,結合當地灌溉一并做好水渠;結合村民要求,項目部又幫忙移植紅線內的樹木、豎立道路指示牌,切實幫助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
但“惠”,不是無原則之“惠”。面對個別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合理訴求,項目部嚴守底線,同時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尋求合理有效的解決途徑。以潯中鎮大山格大橋施工為例,在打孔和爆破作業期間,附近村民李先生因養蛇場內蛇及兔子死亡,提出100萬元的高額賠償要求,征遷人員多次勸解說服無果。
經市、縣高指多次召開協調會,并邀農學專家專業鑒定和評估,最終一次性補償給養殖戶15萬元,并幫助養殖戶遷移到遠離施工影響的地方,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最終讓李先生心服口服。
合 “心貼心、實打實”贏得群眾參與支持
既公開、公平、公正,又“心貼心、實打實”幫扶與服務,這樣的和諧征遷法,贏得了沿線拆遷群眾的積極參與和主動支持,出現了干群精誠團結、合力攻堅的一幕幕。
在龍潯鎮英山村,鄉賢李文質在得知涉及自己的6座祖厝在征遷范圍后,帶頭簽訂協議,還主動回村幫助做村民的思想工作,6座祖厝僅用2個月時間就全部拆除;
在潯中鎮,瑞祥農業專業合作社在未拿到補償款前,就自行對被征用的20多畝苗圃進行移植;退休干部周金秋創辦赤水鎮鵬景苗木培育場,同樣自掏腰包將紅線內的苗木先行移植;
在上涌鎮上涌村,84歲的老黨員林維椒一家,在征遷中拆除了現住的3座房子,一家人毫無怨言地搬回到祖厝一間不足6平方米的房間居住;上涌鎮云路村黨支部書記鄭文曉號召全村開展“零阻撓”活動,帶領村兩委爬溝上坎,精確勘察和丈量干渠內的每一塊土地、每一條溝、每一條路,確保國家政策不漲一毫、群眾利益不損一分。
……
就是這樣,良好的機制和做法,讓征遷雙方相互間情感上融入、心理上信任,沿線群眾企業變要我征遷為我要征遷,最終為廈沙高速德化段施工創造了無障礙的施工環境。(記者 孫燦芬 文/圖)
項目全面施工 超過序時進度
良好的征遷工作,為廈沙高速德化段創造了無障礙的施工環境。記者昨日了解到,項目目前已進入全面施工階段,施工和投資進度超序時完成。
據悉,廈沙高速公路德化段項目起于永春縣達埔樞紐互通,接莆永高速公路,利用泉三高速公路德化連接線(9.9公里),經德化縣龍潯、潯中、國寶、赤水、上涌、湯頭,終于德化縣葛坑鎮大嶺村,順接廈沙高速公路三明段,路線全長73.694公里,實際新建路線里程54.287公里。全線按雙向四車道設計,路基寬度24.5米,設計行車速度80km/h,計劃工期為36個月,共設德化、國寶、上涌3個收費站、1個服務區、1個監控分中心、1個通信監控所、1個養護工區。
自2014年12月19日開工以來,項目搶抓施工黃金季節,進一步加快建設步伐,超額完成各項計劃任務。截至6月9日,以不到6個月的時間,累計完成工程投資10.44億元,占概算總投資48.3億元的21.6%。下階段,項目將根據各合同段工地進展情況,持續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同時制定工程節點計劃要求,鼓勵施工單位加大勞力、機械投入,力爭實現提前通車。(記者 孫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