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埕鎮位于德化縣城東面,距離縣城約20分鐘車程。這里山清水秀,風光秀麗,因“美麗鄉村”為人所稱道。然而在這旖旎風光中還珍藏著一片鮮為人知的公社時代建筑群。近日,記者探訪了這處承載了近半個世紀歷史記憶的遺存。
白墻黑瓦的公社建筑群
公社建筑保存完整
車行至南埕,順山勢而下,在芹溪和桃仙溪的交匯處,有一座南埕橋。無需過橋,山腳的狹長地帶,簇新的樓房沿街而起。在這些樓房的后面,芹溪的溪頭方向,有一條老舊的水泥路。路的兩邊一排排老式的建筑撲入眼簾。
統一的格調,白墻,黑瓦,綠色的門和窗,墻基和柱子用花崗巖筑成。這便是公社時代的產物,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建筑群。只有一層樓的,墻體用土或石頭砌起,窗開得很高,過去是糧倉、貨倉、肥料倉庫等。兩層樓的,上面住人,下面則是店鋪。上層的房間,一間一個大窗采光,沒有陽臺過道,中間拉一條巷道,門戶相對,各家進各自的門。下層的店面,如今大門緊鎖,綠漆剝落,只門邊上一塊寫著“農村信用社”字樣的牌子向人展示著它舊時的“身份”。
該建筑群有房屋近二十座之多,錯落地分布在老水泥路的上下兩旁,規模宏大,保存較為完整,遠遠望去煞是好看。中間空地上的幾棵水杉已高達數丈;水泥地之外的空地,早也辟出菜畦瓜地,各式蔬菜長勢喜人。沒有其他的新式建筑夾雜,保存舊時格局,老公社的過往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