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理工類本科二批常規志愿將從7月24日8時開始,至7月27日18時結束,兩次征求志愿時間分別為8月4日和8月7日。怎么科學合理地填報這個批次的志愿?長期研究高考志愿填報、泉州一中老師陳華彪給考生提供一些填報建議,供考生參考。
讀懂“平行志愿”投檔規則
“信息收集越早,分析越透徹,就越能使自己在競爭中占得先機。”陳華彪表示,了解所填報院校的信息的最佳途徑是登錄該校的官方網站。除了了解院校發展情況(特別是特色、優勢的專業),還要認真閱讀該校的招生簡章,詳細了解該校的錄取規則,特別是是否設置了專業級差。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錄取批次同一投檔時間段中的幾個院校志愿具有平行(并列)的關系,錄取時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和錄取。所謂“分數優先”即檢索考生志愿前,先將群體中所有考生分數從高到低排序,投檔時從位次最高的考生開始檢索志愿,再依次檢索以后位次的考生志愿。所謂“遵循志愿”即檢索志愿時是按考生本人填報的幾個志愿的順序排列進行檢索的,當考生的投檔分符合被檢索到的高校投檔線時,就可投檔到該校,且檔案一旦投出就不再檢索其他志愿。同一批次的多個志愿其實都是第一志愿,只要有一個能出檔就成功了。考生主要把適合自己成績的院校或專業按順序排好就基本可以了。
高校及專業錄取平均分更有參考價值
針對“平行志愿”特點,陳華彪老師建議:
●要根據“位次”和“分差(即你的分數超本二線多少分)”去查找適合填報的院校。考生可以在一些填報志愿的網站上或相關的參考書籍上查到各個院校的近幾年在福建省的錄取位次和分差。考生家長要根據考生今年高考的分數和排名來參照往年投檔分數,至少要選擇20所以上的自己心儀的院校,然后由高到低排列,再精細篩選出最佳的10所來填報。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后,既要參考高校及專業的投檔分(錄取最低分),更要參考高校及專業的錄取平均分。因為“平均分”的高低,最能客觀、準確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實際情況,更能有效地指導考生填報志愿,因此,也更有參考價值。
●合理拉開院校間的“梯度”和專業間的“冷熱搭配”,提高錄取概率。盡管是“平行志愿”,但錄取還是有先后順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檔的順序。所以院校的高低搭配非常重要,要根據自己的分數、興趣等,在有可能被錄取的學校中填報幾所高位的院校,和幾所低位的院校。一旦高位投不出去,還有低位的院校保底。在一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將你最想就讀的院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如果你填報的平行志愿中有三所學校滿足投檔條件,那么你的檔案就會投到三所學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院校間的梯度差,高分段的可小一些(200—500名),低分段的大一些(500—1000名)。還有,在分數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每個院校的專業也要注意冷熱搭配,否則仍有被退檔的風險。
●要注意規避風險,填報沒有分數優勢的院校最好服從專業調劑。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平行志愿”只進行一輪投檔。如果考生在一輪投檔時無法投檔或投檔后被高校退檔,只能參加同批次的征求志愿或下一個批次的投檔檢索。平行志愿主要的風險,一是考生填報志愿不愿意服從“專業調劑”,二是志愿之間的梯度不合理。部分本科二批的院校(主要是省外的本科院校)為了完成錄取名額,會采用1∶1.05的比例來投檔,建議考生填報沒有分數優勢的院校最好服從專業調劑。
●考慮好你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這兩種態度的考生填報方法是不同的。如果你只是看重某所院校而對這所院校的所有專業都不嫌棄,就可以采用“服從專業調劑”的方法去“沖一沖”。但是如果你是專業意向非常明確,只想讀某個專業而不肯“專業調劑”,那志愿填報就要十分保守了,排在第一個的志愿就要“穩一穩”,否則就有可能因為填報了太高的院校而又不允許“專業調劑”,最終導致退檔。
●關注那些在福建本一和本二批次都有招生,和錄取分比本一線還高院校。有些院校在福建本一和本二批次都有招生(因為部分專業在不同的批次招生),但是畢業時頒發的文憑一模一樣,這些院校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值得填報。有些本二批次的高校投檔分比本一線還高!主要是這些院校的專業比較熱門。有的考生非常在意本一和本二高校,其實大學畢業證書上并沒有標注本一和本二。那種寧愿選擇“本一尾”,不愿意“本二頭”頭的做法,并不合理。所以,也建議那些位于本一線上但落選的考生關注這類院校,從人的一生發展來考慮,選擇正確的專業遠比選擇名校更有意義。(記者曾聰虹)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