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4年級的班級里,墻壁露出紅磚,課桌椅老舊還嚴重不足
閩南網7月10日訊 在安溪感德鎮大坂小學的操場上,孩子的追逐歡笑,是大山深處最熱鬧的聲音。從山外來的駐村書記李治洲,卻笑不出來:小學里的圍墻快要倒下,6塊黑板用了20多年,再過一個多月新生入學,還差50套課桌椅。
感德鎮大坂村,海拔900多米。李治洲也是農村孩子出身。如今,他的三歲兒子,也留守在龍巖老家。他知道,農村的孩子最缺什么。
未來的駐村3年,李治洲首先想改變的,就是學校的樣貌,讓下一代成長起來。
當然了,李治洲的駐村計劃很多。李治洲要在村里建科教基地,引進大學生社會實踐;要拓寬村道,方便茶農運輸茶葉。眼下,他想為孩子們蓋新食堂和廁所,他希望有愛心人士來添磚加瓦。
一間簡陋的空房間
他要在這駐村3年
從感德鎮區,一路上坡,繞了22公里山路,才繞進大坂村。
海拔900多米的大霧山中,這個村子幾乎是泉州海拔最高的村落了。李治洲笑著說,自己來這個村的時候,山路越走越長,感覺都沒有邊了,他的心里也越來越沒底。
李治洲也是農村出生,戴一副眼鏡,夾個公文包,話不多,但他說起話來一絲不茍。駐村前,他是福建農林大學的老師。2012年任農林大學茶學院辦公室主任,茶學院設在安溪,他也是2013年6月來安溪的。他的兒子今年三周歲,寄養在龍巖武平的丈母娘家,愛人在福州上班,一家三口就分在三個地方。孩子說的方言,李治洲都聽不懂了。
一想到孩子,李治洲格外想把駐村的重心,放在學校的孩子們身上。
小學二年級有兩個孩子,住在村里最遠的角落,離學校3公里。9歲的吳秋月身高不足1.2米,背著一個不相稱的大書包。記者問她,從家里走到學校要多久,她說“反正就是一直走”。
李治洲住在大坂小學三樓的一間教室,很空,擺著一個柜子、一套桌椅和一張床,墻邊是一面國旗。這個簡陋的房間,就是李治洲要睡三年的地方。
“我覺得要做的事很多,要先規劃,再去籌錢”,李治洲說,現在馬上就要做的,就是改變學校面貌。
計劃著跑項目籌錢
幫助茶農拓寬村道
大坂村的三個自然村較為分散,這兩三個月,村書記吳傳發騎著摩托車,載著李治洲到處轉。
到大坂村,要做的事很多,李治洲羅列了好幾條。植物保護專業出身的他,發揮專業優勢,打算在大坂村設立茶葉科教基地,下半年就開始動工。
李治洲說,在村里設立一個茶葉科教基地,作為大學生實踐基地,讓茶學院的學生到這里參加社會實踐。還可以適當引進一些專業人才,助推茶產業發展,科學施肥,減少污染。
李治洲發現,大坂村海拔高,山路陡,到村內的水泥路3.5公里長,只有3米寬,每到春秋兩個采茶做茶的旺季,村里的車子來來往往,連錯車都不行。這條路,還是90多個小學生的上學路。“有一些安全隱患,改造了對孩子、茶農都好”,李治洲計劃拓寬這條村道到4.5米寬。
駐村的工作,相對于坐辦公室沒那么雜亂。閑暇時候,李治洲看著在學校寄餐的孩子玩耍。孩子們跑跑跳跳,吵吵鬧鬧時,李治洲就想起自己的兒子,心里頭也滿是牽掛。“今年9月,他就要上幼兒園了,我得把他接到福州,暑假得培養一下感情,再熟悉一下彼此的語言,不然都沒法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