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叔叔看望
幫交6年餐費
琪琪(右)與同學看望小燦藝
8歲的陳燦藝,每天走4趟山路,只吃兩頓飯。這是記者蹲點時遇到的困難孩子。
“這個小弟弟很可憐,我們去看看他吧。”家住泉州市區的12歲女孩琪琪,在家看了海都報的報道,就惦記著那個可憐的小弟弟。昨天下午,琪琪和同學,還有爸爸邱先生一起到了燦藝的家。
看到破舊的土坯房前,兩個不到3歲的孩子睡在地板上,沒穿褲子,任蚊子咬得滿身泡,琪琪吃了一驚,“怎么不把孩子放在房里啊?”
燦藝的爺爺無奈地說,家里沒有女人打理,3個兒子下地干活,孩子多得照顧不來。
回到珍山小學后,邱先生決定幫助燦藝解決沒錢吃午飯的問題。
“讓他在學校吃飯,就可以少走一趟山路。”邱先生一次性拿出4800元,幫小燦藝交了6年的午餐費。他還讓女兒跟燦藝多聊聊天,希望兩個孩子能成為好朋友。
【感謝】
有大家的幫忙
心頭事獲解決
關愛這所學校的孩子,緣起于海都記者探訪省委組織部下派泉州的駐村書記。
“謝謝,真是謝謝大家了。”昨天在電話里,珍山村駐村書記蔡奮山滿是感謝。由于家里老人生病住院,他必須回福州照看,沒法趕回來跟孩子們過節。
前幾天,看了海都報的報道,安溪縣縣長高向榮到珍山小學調研,撥款90萬元;還有很多愛心人士關心珍山小學新宿舍樓的事,現已進入選址規劃階段。眼下雖然沒法立即解決孩子們宿舍擁擠的問題,但這個夏天有了愛心人士送的空調和風扇,吃飯和睡覺都沒那么擠了。
經過海都報這一周多的報道,蔡奮山的心頭事基本有了解決方案。他說,等新宿舍樓蓋好,爭取讓孩子們一人睡一張床。
不過,蔡奮山說,新建宿舍樓還有一定的資金缺口,他還要想辦法去解決。(海都記者 林莉莉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