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9日訊 安溪縣祥華鄉珍山村小學,因為校舍不足,被省委組織部選派當地的駐村書記蔡奮山,一心想著要為孩子們新建一棟三層的宿舍樓——這所小學有200多名學生,附近村子撤并校后也有部分學生入讀。
海都報推出“駐村書記的心頭事”,第一站報道了蔡奮山的心愿,也牽動著很多讀者的心。新建宿舍樓是大項目,很多讀者或是捐資捐物,或是一句鼓勵的話,用不同方式表達支持。而孩子們渴望這個夏天有空調的愿望,馬上就要實現了。
尤先生買空調 開車親自送去
“孩子們需要幾臺空調?空調要多大的,一匹的還是一匹半的?”昨天上午8點多,南安市省新鎮的生意人尤先生,一看到報紙,就直接給記者打來電話,著急地要給珍山村的孩子們買空調。
不到一個小時,熱心的尤先生就回過電話來,說已經向電器廠商訂購了兩臺空調。
前天,也是這位尤先生,心疼孩子們擠著床睡,想給孩子們捐一批床,后來得知學校沒地方放床,只好放棄了買床的念頭。“我已經把這條新聞發給朋友們了,他們都想去看看這群孩子。”尤先生說,他和七八個朋友約好了,6月2日這天組團開車去珍山村,給孩子們送空調,讓孩子們晚上睡覺能舒服一些。
“1米2寬的床,怎么睡得下3個人,正常來說,一個人睡都不夠!”泉州市民蔡女士,昨天一早上街買早餐時順便買了一份海都報,看到這條新聞,很心疼這些孩子。蔡女士是一位老板娘,撥打了海都熱線通968111,說想給孩子們捐款,讓學校給孩子們買空調。
“時間不湊巧,不然我就自己去看看他們”,蔡女士說。昨天下午,蔡女士向海都愛心賬戶匯來1000元錢。她還在微信朋友圈號召朋友為孩子們做點什么。昨天傍晚6點多,蔡女士的朋友也匯入了800元錢。此外,昨日上午11點多,一位不留名的熱心先生匯入200元錢。
阿伯報名前去 講述童年故事
多名讀者打進熱線表示要去看望孩子。其中,60歲的林阿伯最引人注目。這位老人想去陪孩子們過六一。
“看到這群孩子,我就想起自己以前的苦日子,難受得直流眼淚。”林阿伯打進熱線說的這句話,也震撼了記者。
林阿伯是南安市詩山鎮人,兒女都已成家生子。連續三天來,他一直在看海都報推出的“駐村書記的心頭事”特別策劃。報道里的孩子們吃苦懂事,從來沒抱怨,都讓他回想起自己以前的苦日子。
“那時候讀書苦啊,赤著腳去上學,下霜的大冬天,我不小心踢到石頭,疼得直哭。”想起自己40多年前的經歷,林阿伯的辛酸歷歷在目。阿伯早年初中畢業,干過打石工匠,給人家倒過水泥,打拼到中年才承包起水泥工地、學校食堂。半輩子都苦過來了,這些年日子才過得還不錯。晚年閑不住,現在又出來干點活,在一家汽修廠做飯。
“現在城里的孩子多好啊,衣服鞋子都多得穿不完,哪里還知道什么叫求學艱苦?”林阿伯說,再艱苦,只要孩子肯學習,都值得鼓勵,他一定得去看看,鼓勵鼓勵孩子們,也盡一點自己的心意。
林阿伯沒去過安溪縣祥華鄉,兒女也不在身邊,他希望能和記者一同前往學校。林阿伯還再三叮囑記者要提前通知他,他好提前向老板請假。
6月2日過節 送一個大禮包
尤先生的熱心,讓男女生宿舍都有了空調。蔡女士及其朋友,還有前天66歲陳老伯送來的愛心款怎么辦呢?
孩子們吃飯的食堂也很擠很熱,添個風扇正好呢。經過蔡女士的同意,愛心款將由海都報記者代為使用,給孩子們添置風扇和六一禮物。
“外面的好心叔叔,給你們買空調啦。”昨天下午,珍山村小學的陳校長讓各班的老師,把好消息告訴了孩子們。這些寄宿寄餐的孩子們,驚異不已。“真的嗎?”“太好了。”孩子們歡呼了一陣子,心里都樂滋滋的。
六一兒童節當天,山里的孩子們在放周末假期,6月2日的端午節則正常上課,“五一假期剛好是收春茶季,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們回家幫忙采茶,要求多放假兩天,再用端午節來補課。”陳校長介紹。
6月2日這天下午,珍山村小學決定給孩子們過兒童節。當天下午按照過去多年的慣例,學校會組織有獎游戲,還準備了糖果和餅干等小禮物,讓孩子們樂一樂。只是今年,孩子們將領到他們想都不敢想的節日大禮包。
這天,海都記者將和林阿伯等熱心讀者一起,和尤先生及其朋友一行人會合,帶著空調、風扇和一些小禮物,一起到安溪縣祥華鄉珍山村,給孩子們過節。如果還有熱心讀者愿意一同加入的,可以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報名。(海都記者 林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