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為工作拼搏,夜晚為夢想充電”正成為泉州市安溪縣年輕人的生活新方式。今年4月起,承載著老一輩記憶的夜校,以創新多元的形式和豐富實用的課程,重新走進青年群體,迅速在當地掀起一股學習之風,成為眾多職場青年提升自我的熱門之選。
咖啡品鑒、聲樂、創意黏土、色彩丙烯、瑜伽、古箏……為何突然受到職場青年的追捧,上課名額剛上線就被一掃而空?近日,記者走進安溪縣青年夜校,了解其火熱背后的原因。
青年夜校的琵琶課堂上,老師正在指導學生彈奏。
夜校新篇:
青年成長的“活力磁場”
“本節課,我們正式進入實戰環節,利用所學辨別咖啡豆的產地與處理方式,并且選擇適合的沖煮方式沖煮。”5日晚,在安溪縣的咖啡店里,咖啡師郭龍劍正在為安溪青年夜校的同學們進行咖啡知識的普及,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圍坐在一起拿著本子,品著咖啡,正在享受城市夜生活的新方式。
課堂上,咖啡師指導同學們通過肉眼觀察,確認咖啡的處理方式,通過干香大致判斷產地,然后選擇合適的沖煮方式。“我喜歡咖啡17年了,一直致力于咖啡文化的推廣,得知了青年夜校這個平臺后,我主動加入開設課程,讓更多年輕人能夠了解咖啡文化。”郭龍劍告訴記者,他已經連續開設了3期咖啡品鑒課程,不少學員在完成課程后,不僅能熟練辨別各類咖啡豆,更能在家中輕松沖泡出美味的咖啡,實現了從咖啡愛好者到初級咖啡師的轉變。
“聽說要開辦青年夜校,我第一時間報名了咖啡品鑒課。在這里,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的咖啡知識和沖泡技巧,還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對咖啡的熱愛,這種氛圍非常不錯。”學員許燕婷說。
與此同時,安溪青年夜校主陣地青少年宮也是燈火通明,熱鬧非凡。聲樂教室里,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盡情舒展歌喉,歌聲悠揚動聽;創意黏土課堂上,一雙雙巧手將黏土捏塑成各種精美的造型;色彩丙烯課中,學員們用畫筆揮灑色彩;瑜伽和形體訓練室內,學員們在舒緩的音樂中塑造優美體態、釋放身心壓力;古箏和琵琶教室里,弦音裊裊。百余名學員在不同的教室里盡情汲取知識的養分,為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發展“充電賦能”。
“上夜校讓我保持學習能力,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實。學習古箏不僅讓我掌握了一門新技能,更讓我的課程變得更豐富。”古箏課學員陳婉婷是一名機構教師,在夜校主動再學習成為她的夜晚新選擇。
青年夜校咖啡品鑒課上,咖啡師為學生示范咖啡沖煮。
持續火爆:
精心培育的 “魅力之花”
“青年夜校的人氣越來越旺,盡管我們持續增加名額并拓展新課程,但依然供不應求,報名系統一開放,僅僅10分鐘,所有的名額就被搶完了。”共青團安溪縣委干部詹婕琳告訴記者,夜校課程從最初的4個逐步發展到如今的9個,為青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青年夜校在安溪青年群體中迅速走紅,主要還是得益于精準的定位、公益的初心和持續提升的教學品質。”共青團安溪縣委書記陳志剛介紹,他們以青年需求為導向,在課程設置、開課時間和教學周期上精心打磨,力求契合青年的生活節奏和學習需求;同時秉持公益理念,每期10節、每節90分鐘的課程僅收取200元,極大減輕了青年的學習負擔。此外,師資陣容也十分強大,授課教師均為各領域的精英翹楚、能工巧匠以及非遺傳承人,他們憑借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學員們帶來一場場知識與技能的盛宴。截至目前,安溪夜校先后成功開設了手機攝影(視頻剪輯)、爵士舞、美妝、鐵觀音品鑒、成人鋼琴等15門課程,吸引了500余名青年積極參與。(福建日報教育全媒體中心記者 翁文默 通訊員 李娜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