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3日訊 以鐵觀音為主的茶產業和藤鐵家居工藝產業(以下簡稱“雙鐵”)是安溪的兩大支柱產業。為賦能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安溪縣委編委的領導下,縣委編辦堅持機構編制服務中心大局工作思路,創新設立兩個特色產業發展中心,理順產業相關機構職能,“一體化”統籌,“多維度”聚才,滿足“雙鐵”產業高速發展需求,放大特色產業品牌效應,以“小支點”撬動產業發展“大杠桿”。
建好產業“指揮部”
“在安溪縣茶業發展中心積極組織下,全縣茶商茶企多次走出省外、走向國際,不僅讓更多愛茶人士品嘗到安溪鐵觀音,還向世界宣傳推廣了鐵觀音茶文化,創響中國茶世界品牌。”參加完各類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國際化傳播活動后,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所長何環珠不禁對安溪縣茶業發展中心點贊。
如何下好推進“雙鐵”產業發展這盤“大棋”,一直是安溪縣委編辦所思考的問題。設立安溪縣茶業發展中心正是該縣委編辦積極探索的結果。“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創新機構設置,建好‘指揮部’。”縣委編辦主任鄭紫文介紹,經充分調研后,決定在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基礎上,組建安溪縣茶業發展中心,申報為相當正科級事業單位,同時創新成立安溪縣藤鐵工藝文化產業發展中心。
推動產業發展,不僅要“騰籠換鳥”,還要“強筋壯骨”。據悉,安溪縣茶業發展中心設置5個內設機構,包括綜合股、產業發展股、品牌發展股、科教信息股、文化宣傳股;藤鐵工藝文化產業發展中心設置3個內設機構,包括綜合股、產業發展股、產業服務股,以強化產業發展基礎,提高服務產業效能。
實踐證明,安溪縣委編辦的創新舉措,助推了該縣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安溪鐵觀音成茶界“雙世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價值達1432.44億元,連續四年位列中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價值第一;藤鐵工藝從一根藤發展成一個產業,安溪是全球唯一“世界藤鐵工藝之都”……一張張燙金名片紛至沓來。
把好產業“方向盤”
“積極發揮統籌協調、溝通聯絡等職能作用,搭建起政府、商會、企業聯系溝通的‘橋梁紐帶’,有力助推藤鐵家居工藝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安溪縣藤鐵工藝文化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李杰林看來,中心的設立,有效助推了藤鐵家居工藝產業做大做強。
如李杰林所說,兩個發展中心成立后,“雙鐵”產業蓬勃發展,規模持續壯大。目前,該縣茶企增至5124家(規上企業82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5家;家居工藝企業增至2200多家(規上企業66家)、加工點3000多個。
“發揮機構職能,關鍵在于明晰權責。”鄭紫文介紹,明確茶業發展中心產業規劃、品牌發展等8條主要職責,制定藤鐵工藝文化產業發展中心產業技術創新、產權保護等9條主要職責,并細化同產業管委會、有關職能部門等的職責分工,形成了“權責清晰、運轉高效、服務便捷”的工作機制,讓產業發展煥發“倍乘效應”。
擰成發展“一股繩”,方能跑出產業“加速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雙鐵”職能體系建設,縣委編委主要領導對整合涉茶事業單位作出重要批示。為促進涉茶機構“瘦身”與“健身”,安溪縣委編辦在多次調研和座談會后,組織整合職能交叉的涉茶機構,將安溪鐵觀音研究院調整為隸屬縣茶業發展中心管理,主要負責對外交流與合作;縣茶葉科學研究所加掛“安溪縣茶葉技術推廣站”牌子,主要負責內部技術研發,茶業發展整體職能體系更為精簡高效;同時明確兩個發展中心承擔兩個產業管委會的日常事務,聯動涉“鐵”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社團組織等,強化政府對市場的服務作用,進一步凝聚產業發展的政企合力。
蓄好產業“動力源”
走進安溪縣和平茶葉有限公司運營部,只見運營人員或熟練地在淘寶、天貓、抖音等平臺操作,或討論下一步運營策略。公司董事長陳和平有著15年電商經驗,他告訴記者,茶葉電商發展需要一批既了解茶葉又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才,華僑職校、陳利職校、茶業職業技術學校等正是人才的“源頭活水”。
為產業發展輸送人才是安溪縣委編辦以編育才,以才提效的重要舉措之一。人才聚則產業興。近年來,安溪縣委編辦用心撰寫“嚴控總量”與“盤活存量”的雙文章,把有限的編制資源向重點領域傾斜,根據實際增加兩個發展中心編制,實現以編聚才;同時聯合華僑職校、陳利職校、茶業職業技術學校等,設置藝術設計與制作、茶葉生產與加工等特色專業,依標足額核定特色專業教師編制,根據空缺編制數量,及時招聘新教師,助推3所學校每年定向培養企業所需技能人才近500人。
內育“精兵”外引“良將”,讓產業人才隊伍更“強”。“積極探索以編引才新機制,增強高層次人才引進活力。”鄭紫文告訴記者,不僅設置高層次人才編制“周轉池”,統籌專門的事業編制,專項用于保障特色產業人才引進,加強專業人才附著,還將人才工作職責寫入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三定”方案,強化相關部門人才工作職責,確保人才引進、培育等工作有規可依。
“小編制”激活產業人才“蓄水池”。如今,茶鄉涌現出一大批致富人才、大師工匠,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茶產業高層次人才283人、家居工藝產業高層次人才95人。(吳梅珍張雅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