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春節期間不停工、早開工的規上工業企業的省外務工人員,給予每人節日補貼1000元;組織企業參加2場RCEP線上培訓;春節期間舉辦各類線上招聘會不少于6場……近日,安溪縣出臺《2022年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方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做好冬春農業生產、促進工業穩定增長、全力擴大有效投資等推出九個方面措施,推動茶鄉經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確保主要指標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做好冬春農業生產
全面推進糧食生產。加快冬春生產進度,確保1月底前完成5.07萬畝冬春種馬鈴薯種植任務。落實糧食生產任務。做好防災物資儲備。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加強生豬、蔬菜、茶葉、水果、食用菌、水產品等生產。抓好13.42萬畝在田蔬菜管理,能繁母豬存欄1.3萬頭以上,確保生豬存欄13萬頭以上,新種春季蔬菜5.3萬畝,穩定全縣茶園面積60萬畝。
加快現代農業重點項目建設。深入實施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4222”工程,一季度力爭開工重點項目11個,完成投資2.51億元。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一季度建成高標準農田0.78畝,完成投資1248萬元。推動農村建設品質提升,持續開展鄉村振興“百鎮千村”試點工程,打造9條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線路。
促進工業穩定增長
鼓勵企業增產增效。積極協助企業獲得省上促進一季度工業生產穩定運行有關措施獎勵。落實安溪縣鼓勵企業2022年“春節不停工、沖刺開門紅”獎補措施,對春節期間(2022年1月31日-2月15日)不停工、早開工(企業2022年1月31日-2月15日的日均用電量不低于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的日均用電量的50%)的規上工業企業的省外務工人員,給予每人節日補貼1000元。
支持工業企業開拓市場。對接市級的產品推介、展覽展銷、互采互購、供需對接等“手拉手”活動;爭取省級開拓市場補助政策,上報由縣工信商局舉辦的線上線下促銷活動(按當地財政補助資金的50%給予補助)。
深入摸底篩選5家左右重點培育對象,引導中小企業對標對表,努力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協助工業企業開展短周期電力直接交易。加快產業鏈上下游產能對接、大中小企業協同協作,以大帶小、以小促大、集聚發展,一季度實現產能對接超15億元。重點推進“安溪芯園”試點項目建設,一季度力爭完成投資3000萬元。
實施數字綠色技改專項行動。一季度,力爭組織重點工業投資項目開工建設15個、投產2個,實施第一批市級重點技改項目8個以上。開展上云推廣活動,為企業提供上云輔導,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力爭一季度新增20家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廣1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建立2022年綠色技改項目庫,努力挖掘企業節能空間,提高能效水平,一季度力爭實現開工重點節能項目1個,綠色制造項目1個。
實施抓創新促應用專項行動。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摸底調查工作,全面摸排計劃申報高新技術認定的企業,力爭2022年安溪縣新增高企培育庫入庫企業64家。推進科研平臺提質增效,積極對接省、市科技主管部門,推薦申報2022年度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以上。引導安溪縣已認定高層次人才與企事業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申報2022年度市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
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強化招商項目落地。梳理全縣重點跟蹤入庫納統項目名單,力爭一季度新增入庫納統項目100個以上。制定出臺《2022年安溪縣“抓招商要落地”行動方案》,推動2021年招商季簽約的64個、400億元項目盡快落地。充分利用春節鄉賢返鄉的有利時機,組織各鄉鎮或縣直部門召開全縣招商對接活動。
加快推動項目建設。鼓勵重點項目春節期間不停工、少停工、早復工,加強施工組織,力爭一季度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5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70個以上。力爭有1個項目參加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
實施“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一季度爭取新開工城建項目5個以上、完成投資5.5億元以上,完成安置性商品房建設投資2000萬元,新開工或續建老舊小區改造建設項目20個,投資4800萬元以上,新建或改造城市道路4條,建設餐廚處理項目、設備、配套設施及公用工程項目1個。加快推進大三環交通暢通工程、安溪縣東三環路羅內段市政工程、高速安溪出口路網建設工程(迎賓大道和高速安溪出口新連接線)等項目,一季度力爭完成投資1億元。
促進消費擴容提升
激發“兩節”消費潛力。持續開展2021年秋季“茶鄉購”促銷費第三輪消費券發放暨年貨節活動,圍繞春節和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統一宣傳、統一時間舉辦促消費活動10場以上,烘托節日消費氛圍。推動各大酒店、餐飲企業,圍繞尾牙、團圓宴、年夜飯、特色小吃等,開展系列促銷活動3場以上。開展網上年貨節活動,引導服裝、鞋帽、食品、家居、工藝品等產業企業,通過阿里巴巴、京東商城、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展線上促銷活動,力爭一季度銷售額達65億元。
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適時啟動8家平價商店,確保“兩節”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促進文旅消費。策劃推出新春旅游線路;計劃開展“不亦樂虎——虎年來溪禾山敲門”游園活動;志閩旅游區、鳳山旅游區將在春節元宵期間推出門票優惠活動。策劃攜手福田鄉雙垵村舉辦“迎新春 送春聯”活動。
促進外貿外資量穩質升
鞏固外貿增長勢頭。組織企業參加市組織的外貿云展會、供采對接會。抓好重點外貿企業服務,對出口行業龍頭企業及有潛力企業實行“一對一”服務,及時做好對接工作,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組織企業參加2場RCEP線上培訓,爭取借助RCEP東風拓展新市場。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亞馬遜走進泉州產業帶、eBay運營大會等跨境電商活動,鼓勵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提升利用外資規模。對2022年第一季度實際到資達3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企業給予獎勵。
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做好疫情期間惠企政策接續。加大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持續推進普惠金融“增戶擴面”工作,逐行細化普惠金融增速目標。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對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減征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嚴格執行享受優惠政策辦理流程和手續,便利納稅人申報享受優惠政策。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動態調整鞏固提升縣級77項“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事項,加快實現“線上一次辦”。持續推動政府服務“跨省通辦”,在市級統一部署的基礎上,規范“跨省通辦”事項要素,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同時爭取與一個省份簽訂“跨省通辦”協議,開展“跨省通辦”服務。
調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依托工業園區、民營企業和商協會設立營商環境聯系點,積極引入公眾參與營商環境建設。加強營商環境宣傳,申報2021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最具獲得感”十大舉措暨年度賦能營商環境十大數字化應用評選活動。
加強要素保障
保障企業用工需求。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延續實施至2022年4月30日。失業保險費率降至1%;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在24個月(含)以上的,在現行省定行業基準費率的基礎上下調50%。鼓勵企業早開工早生產,對積極采取措施穩定職工隊伍的重點企業,按該企業參加失業保險職工數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穩定就業獎補,獎補金額最高不超過15萬元,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支持企業加大培訓和吸納就業力度,鼓勵企業開展在崗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按規定享受補貼。拓展招工用工渠道,春節期間舉辦各類線上招聘會不少于6場。
引導金融機構增加中長期貸款,力爭一季度增貸20億元。組織各類型銀企對接活動2場以上。力爭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新增擔保業務3000萬元以上。推進空天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注冊落戶,并盡快投資科技項目。
切實保障能源供應。加快南安至安溪天然氣長輸管道及安溪接收門站(南英)建設,積極爭取上游氣源。著力破解用地用林等難題。加強項目建設過程中要素保障落實情況的跟蹤了解,針對“開門紅”重大項目,強化對接,提前介入、靠前服務,積極研究破解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要素保障問題。積極爭取重大產業項目納入國家能耗單列,確保安溪縣更多項目建設要素獲得優先保障。
強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
加強織密疫情防控網。建立“縣有專班、鄉鎮有專干、村居有專員”的網格化防控組織管理體系,不斷科學精準查隱患、防風險、補漏洞,保持一季度特別是節日期間疫情防控體系高效、有效運轉。
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開啟新年度標桿示范專項行動。健全突發事件和風險防控監測預警處置體系,針對非煤礦山、消防安全和森林防火、道路交通、燃氣、危化品和煙花爆竹、建筑施工和房屋安全、景區非景區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精準整治。(記者吳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