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0日訊 幾年才能稱得上陳年鐵觀音呢?如今,這個問題終于有了定論——根據最新出臺的國家標準,“5年”將是陳香型鐵觀音的起始年份。
2015年,福建省安溪縣委、縣政府向國家標準委遞交了陳香型鐵觀音標準申請報告。2016年1月21日,陳香型鐵觀音標準申請獲得批準,并從2016年4月26日起開始實施。
臺灣著名茶人賴政雄(中)正與愛茶人分享老茶心得
年份之爭終落定,5年為起始
儲存得當,有愉悅果酸
以往市面上對陳香鐵觀音的年份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位。
業界普遍看法為,存放5年的就可以成為陳茶,大部分消費者則更喜愛在良好倉儲環境中存放了10年以上的安溪鐵觀音,并親昵稱地之為“老鐵”。
更有資深茶友認為,安溪鐵觀音在保存良好的情況下,15~30年這個年份段,茶葉的陳化、滋味、口感、藥理等都達到一個頂峰,是最好的。
2016年1月21日,國家標準委發布的公告一解陳香型鐵觀音年份之爭——批準GB/T 30357.2-2013《烏龍茶第2部分:鐵觀音》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修改單自2016年4月26日起實施。
修改單中的增加條款寫道:“4.1.3陳香型鐵觀音:以鐵觀音毛茶為原料,經過揀梗、篩分、拼配、烘焙、貯存五年以上等獨特工藝制成的具有陳香品質特征的鐵觀音產品。”
當然,年份是衡量老茶品質的重要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對比國標,清香型鐵觀音需“文火烘干”,而陳香型鐵觀音和濃香型鐵觀音一樣,都需經過“烘焙”這道工藝,并需妥善儲存得宜。要知道,陳年烏龍茶常見的令人愉悅的果酸味和茶葉保存不當的酸餿味完全不同。
鐵觀音茶王賽中始設“老茶組”
國標出臺,利好陳茶發展
近幾年,老茶收藏熱幾度席卷茶界,陳年鐵觀音更因獨特的韻味和功效越來越受市場歡迎,并從私人收藏品開始進入大眾流通領域,不少茶企紛紛開發相關茶款,如陳年鐵觀音茶磚、茶餅,鐵觀音蜜茶等。
從去年起,在鐵觀音茶王賽中,“老鐵”也占據一席,與清香和濃香鐵觀音并稱“三雄”。2015年“茶葉科技創新成果評選暨第七屆中國(福州)安溪鐵觀音茶王賽”陳香型老茶組別的金獎茶王獲得者葉志祥表示:“現在安溪鐵觀音有三駕馬車在奔跑,就看誰能跑得快了。”
業界人士認為,相關標準的出爐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利好政策,從無到有的過程畢竟比從簡單到完善更難。而陳香型鐵觀音標準的出爐,不僅是行業專家的傾力研究,也包含了相關茶企、安溪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推動,更是整個市場對行業標準化、規范化的倒推。(海都記者 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