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14日訊 安溪縣是鐵觀音發源地,在這棵天賜神樹的幫助下,三四十年間,從一個“百窮縣”搖身為“百強縣”。今年以來,安溪深入實施“現代茶業提升計劃”,流轉茶園5000多畝,茶園有效管控比例提升至48%,安溪鐵觀音市場占有率達17.28%,品牌價值達到1401.38億元,位列全國地理標志產品茶葉類首位。
眼下,僅一個月就過春節,每年無論是置辦年貨或者春節伴手禮,茶總是很重要的一味,今年也不例外,多家茶企仍堅定認為,中低端茶款還是有很大的潛力空間。
冬閑茶農并不閑
來年春茶茶更香
冬閑人不閑,來年茶更香。隨著“種好茶、制好茶、賣好茶”理念不斷深入,年末歲尾,安溪全縣茶農、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基地仍舊深耕田間地頭,從最基礎做起,做好茶園冬管工作,讓一棵棵安溪鐵觀音茶樹過好冬。
近日,記者在安溪縣西坪鎮蓋竹村德茗茶葉專業合作社看到,理事長王慶章和社員商討種茶經。為了促進茶農的積極性,從源頭抓起,做好每一泡安溪鐵觀音,該合作社還對100多名社員推行的茶園耕作評比獎勵機制,社員們一年到頭都要接受各種考試打分。
總分400分的評比中,包括茶園耕作鋤草、茶園鋪草覆蓋、茶樹修剪、茶園施肥、茶樹病蟲害防治等的評比考核,并根據每一畝茶園所采制的茶青進行綜合評定。同時,為了保證每畝茶園管理都能落到實處,合作社還規定每人最多只能接管20畝的茶園。
“合作社一年分為四季的測評,用優、良、一般、差四個等級來評比茶農所管理的茶園。”德茗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慶章介紹,幾年前,合作社就開始實行這樣的評比式管理,并對社員進行制茶工藝的培訓,社員們管理茶園和采制茶葉的技術明顯提高,合作社的茶葉品質也明顯提高。去年,該合作社還被評為安溪縣“平安誠信示范茶葉專業合作社”。
去年秋茶量減質升
性價比好茶受熱捧
安溪鐵觀音講究“春水秋香”,秋茶滋味醇厚、香氣高爽。據了解,現在市場上大多出售的是去年的秋茶。
“去年氣候總體不錯,優質茶園的秋茶產量比去年同期略有減少,但是茶葉質量更高,因此出現均價略升、市場回歸的好態勢,今年我們的收成挺可觀的。”安溪祥華鄉新寨村茶農詹貴福說。
安溪縣農茶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五一前后遇到雨季,導致部分春茶無法如期采摘,大家都擔心秋茶會受到影響,但從后來采制出來的秋茶看,今年秋茶品質略有提升,反而給第四季度市場推廣創造便利條件。”
此外,安溪近年來大力加強鐵觀音品牌建設力度,特別是加強“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標志使用監管,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市場認知度、公信力和號召力不斷提升,茶客們對安溪鐵觀音也愈來愈信任和喜愛。
2015年秋季安溪鐵觀音信息通報顯示:安溪全縣秋茶銷售同比增長3%~5%,均價較往年提高11%,凈茶批發價每斤150元至300元之間的中檔茶,因為性價比高,銷量明顯增長,成為市場主力。
年前茶市再升溫
中檔茶成市場主力
從12月開始就是銷售旺季了,因為臨近春節,茶商要開始逐步預熱市場。記者走訪茶市發現,不少茶企、茶商早已經把門店紅紅火火地裝扮了起來,年味十足,擺在最顯眼位置的還是茶葉與茶食品拼搭組合而成的禮包,多在500元左右,價格相當親民。
這段時間,不少茶企把圣誕、元旦、春節幾個節點連在一起做活動,主要是推新品和組合禮籃。安溪鐵觀音集團今年主打“百姓牌”,主推“好茶帶回家”的理念,到工廠等人員密集的區域做起巡回品鑒會,現場出售的都是百元以內的茶款。八馬茶業則繼續主推“賽珍珠1000”濃香鐵觀音系列,每盒價位也相當親民,只需600元。
傳統工藝制作的安溪鐵觀音甚至供不應求。安溪八馬茶業大同路店店長蘇妙蓉表示,2015年以來,由于產量下降、質量提升,導致茶青價格上揚,再加傳統制法的茶葉在市場受到熱捧,部分產品調高售價后銷量依舊良好,比如過去每斤1000元的濃香型鐵觀音,目前已經賣到了1200元。
安溪鐵觀音茶業公會會長王文禮表示,未來安溪茶商營銷方式也將有所創新,不僅僅是純粹研究種茶制茶,未來還要把茶葉店發展成一種休閑空間的體驗,把茶演變成一種生活方式,這也是眾多茶業界的同行在研究的課題。(海都記者 趙晶 通訊員 章財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