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茶千樹,漫山遍嶺果飄香。眼下,尚卿鄉尤俊村350畝油茶迎來豐收,村民搶抓晴好天氣陸續采摘,確保油茶“碩果歸倉”。
走進尤俊村國公山油茶種植基地,茶樹漫山遍野,油茶鮮果紅綠相間,一顆顆飽滿的果實壓彎了枝頭,此時油茶果的含油率和品質達到最佳。樹林間,村民們正穿梭在油茶樹下,動作嫻熟地采摘顆粒飽滿的茶油果,收集后再由軌道小火車運輸,現場一片繁忙豐收景象。
據悉,油茶樹適應性強,耐貧瘠、耐干旱,管理十分簡單,每年只需鋤兩次草。茶油有著十分高的醫用、食用價值,具有降脂降壓、消炎抗菌、抗癌抗病毒、增強人體免疫、預防中風等功效。尤俊村國公山生態優良,氣候溫潤,且以石山地居多,富含油茶樹生長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茶油香味濃郁,主要銷往安溪以及周邊鄉鎮。
“村里油茶種植歷史悠久,今年共種植350畝油茶,茶油籽產量預計可達12萬斤,茶油產量約1萬斤,總產值預計達100多萬元,所以說是喜獲豐收!”尤俊村黨支部書記陳金鵬說。
如何讓這一傳統特色種植業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多年來,尤俊村因勢利導,引導扶持村民創建國公山山茶油專業合作社以及寶斗山茶油專業合作社,探索“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打造“國公山”“寶斗”等山茶油品牌,并創建安溪縣國公山種植有限公司,走規模化、品牌化生產經營之路,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和收入增長。
“油茶是一種長壽樹種,穩產收獲期可達80年以上,種植效益高,經營風險低,是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和具有生態價值的‘綠色銀行’。”陳金鵬說,作為促農增收的一個好項目,村里計劃成立強村公司,引導合作社擴大油茶種植規模,加強與企業合作,對茶油果進行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讓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油茶產業,綠了山頭,富了百姓。近年來,尚卿鄉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因地制宜大力推廣油茶種植,推動油茶產業發展,興建油茶種植示范基地,解決群眾家門口就業問題;同時,該鄉以林長制為抓手,發揮鄉、村級林長幫帶作用,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植油茶,推動全鄉油茶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記者 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