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學誠法師當選中國佛教協會新任會長。次日,記者前往學誠法師老家——仙游縣賴店鎮羅峰村進行探訪。
學誠法師俗名傅瑞林,1966年10月3日(農歷八月十九)出生于賴店鎮羅峰村一個佛教氛圍濃厚的家庭。祖母學佛并出家,母親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父親在村里擔任會計、文書工作,是當地有名的善人。他們家有三個孩子,學誠是長子。
當天,記者見到學誠法師的母親鄭珍哥,問起是否知道這個喜訊時,她淡淡地說,“不知道,他極少打電話回家”。鄭珍哥今年70歲,原是圣泉村人,19歲嫁到羅峰村,年輕時就開始吃齋念佛,現在極樂寺清修。
據鄭珍哥介紹,學誠曾就讀于賴店中心小學、仙游華僑中學。他從小就與佛結緣。10歲起就自愿吃素,12歲開始誦讀佛經,對佛教典籍愛不釋手。1982年農歷二月初八,學誠在莆田廣化寺出家。1983年農歷二月初八,在廣化寺落發為僧。
在鄭珍哥的眼中,學誠自幼就是一個孝順懂事,學習勤勉的孩子,從小就會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做飯洗衣,挑水種田。9歲時,鄭珍哥給學誠一根很長的鐵線,學誠每天放學回家都會用這根鐵線把路上的枯葉串起,帶回家燒火做飯。
學誠從小舉止端嚴,性格溫和,從不與別的孩子吵架鬧事。從前生產隊分發糧食時,別人家的孩子都會上前爭搶,但他都不會上前。生產隊有人笑他傻。鄭珍哥則說,他是自律的人,只是希望好東西讓別人先享用。
鄭珍哥說,直到現在,學誠心里掛念的一直是天下人的平安,他心里裝的是大家,所以不得不舍棄小家,自出家以來,他只回過一趟家。
極樂寺住持賢藹是學誠法師的弟子,她原本在北京龍泉寺學佛修行,2011年來到極樂寺。賢藹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描繪學誠法師的話,我會用顏淵對孔子的那句贊嘆,即“仰之彌高,鉆之彌深”。學誠法師博學多才,雖然身居高位,卻從來不擺架子,一直謙下慈和,對人親切和善,循循善誘。有時候我們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向學誠法師請教,他都會耐心講解,往往都能說到我們心坎里。
她說,學誠法師還非常注重培養人才。1984年他來到北京,發現當地不少佛教徒要跑到外地去找道場,那時他就有個愿望,希望在北京提供給大家一個學佛修行的場所。經過法師多年的努力,2005年,龍泉寺得以在北京的鳳凰嶺建成。近年來,法師還把許多弟子送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進修,希望弟子們把中國傳統文化、佛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今報記者 蔡晨暉 見習記者 卓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