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1日訊 兩歲半的婈婈肚子上插著一根管子,管子兩頭接著兩個水袋,婈婈總是好奇她身上的東西,天真可愛的她根本就不知道水袋里的液體是用來維持她的生命的。
今年1月11日,婈婈被確診為尿毒癥,然而高昂的醫療費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喘不過氣,婈婈的爸爸只好在外租了間房,房內搭起了簡易的醫療設備,而他們也充當了孩子的臨時醫生。
由于身上掛著兩個袋子,婈婈整天不是躺著就是坐著,外出玩耍成了奢望(圖片由家屬提供)
醫生在婈婈的肚子里埋了一根管,連接著兩個容量兩升的袋子
醫院曾兩次下達病危通知
婈婈是莆田仙游人,2015年1月4日,兩歲半的婈婈在打完第四次狂犬疫苗針后,身體開始出現水腫和愛睡覺的癥狀,接下來的幾天,婈婈狀況越來越嚴重,莆田市第一醫院的醫生建議婈婈的父母最好將孩子送到更好的醫院治療。
1月11日,婈婈的父親劉銘帶著孩子來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婈婈被確診為尿毒癥。“治療過程中,醫院曾兩次下達病危通知。”劉銘說,醫生及時搶救才保住了孩子性命。
“大年二十九,在經過醫生的允許下,我們帶著孩子回家過年。”劉銘告訴記者,他們原以為可以在家里呆上一周再回醫院,可大年初三那天,孩子的血壓突然升高,身體出現抽搐癥狀,他們只好再次趕往醫院,但在趕往福州總院的途中婈婈出現臉色發紫、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等癥狀,整個人陷入無意識狀態長達半個小時,他們只好先將婈婈送到莆田的一家醫院救治。“當時,婈婈媽嚇得差點昏倒,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如何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劉銘說,醫生在婈婈的肚子里埋了一根管,連接著兩個容量兩升的袋子,一個袋子用來裝透析液,一個袋子用來裝體內排出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
“孩子小,所以每次只能裝300ml的透析液,兩小時就得換一次,一天要換10至11次,每次換透析液或放排出來的水時都會痛,如果沒有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孩子就會哭鬧,看到孩子痛苦的樣子心都要碎了。”劉銘告訴記者,這兩個袋子的重量對孩子來說還挺重的,所以婈婈成天不是躺著就是坐著。為了節省醫藥費,孩子就這樣掛著兩個水袋回到家中。
租房當病房父母當臨時醫生
“兩個月的治療費就花了十幾萬。”劉銘告訴記者,他們無法再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孩子過了危險期后只好將孩子接回家中。
劉銘說,由于家里住的是土坯房,衛生環境不好,他們只能在仙游郊尾鎮租了間干凈的房子,為孩子做腹透。“要戴口罩消毒房間,給孩子量血壓,插針管,這些事情都是我們自己在做。”由于做腹膜透析容易感染腹膜炎且尿毒癥伴隨著高血壓、貧血等并發癥,婈婈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藥,加上天天要換透析液,一天的治療費用高達數百元。
劉銘在山東打工,妻子在家帶九歲的孩子和兩歲半的婈婈。由于沒有合適的腎源,婈婈只能每天在家接受自助腹膜透析和吃藥治療。劉銘目前的積蓄只能維持婈婈每日吃藥和腹透的費用兩個月左右。一旦找到匹配的腎源,換腎需要30萬~40萬元,加上打排異針服抗排藥等醫療費用,對這個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腎源,婈婈就只能一輩子掛著兩個水袋,我真的很擔心孩子撐不到那個時候。”劉銘說。
如果您想幫助這個家庭,請撥海都熱線95060或致電劉銘18905945007,也可以將愛心款匯至婈婈母親的賬戶。賬號:6217001840000705667;戶名:吳世華;開戶行:仙游縣支行郊尾分理處。(海都記者 郭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