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書峰鄉以“枇杷之鄉”書峰村為核心領建村,聯合帶動錦峰村和百松村共同發展。在“一產”打造“福果”基地基礎上,“二產”與閩江學院展開深度合作,“三產”引進文旅企業拓展旅游、研學等業態,探索鄉村振興特色路徑。
春風又染枇杷黃。
4月15日,“鄉約書峰樂此不枇”2025年第九屆仙游縣書峰枇杷文化旅游活動在書峰鄉火熱開幕,推出的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引發關注。
地處仙游西北部的書峰鄉素有“枇杷之鄉”美譽,枇杷不僅是當地群眾賴以生存的經濟果,也寄托著濃濃的鄉愁。書峰鄉主動融入北部山區旅游示范帶,突出特色產業優勢,三產融合,孵化出以福果、福禮、福技、福憶、福地為主題的“五福”鄉村振興品牌。
為打響“五福”品牌,書峰鄉推動書峰村、錦峰村、百松村實行跨村聯建,并與閩江學院共建,在枇杷、青黛等優勢產業上發力,賦能鄉村振興。
枇杷為媒文旅為韻
一粒果激活百業興,農文旅交融氣象新。
書峰鄉已連續多年舉辦“書峰枇杷”主題文化旅游活動。今年活動展示的書峰枇杷粒大飽滿,由枇杷果拓展的枇杷餅、枇杷膏、枇杷葉茶等琳瑯滿目,還有獨具特色的青黛產品悉數亮相,吸引眾多游客駐足品鑒農特佳品,體驗非遺技藝。
現場,仙游縣李耕國畫研究所、縣書法家協會書畫家以書峰枇杷為主題,揮毫潑墨展開創作,并解讀作品內涵,讓游客深刻感受藝術與枇杷文化的融合。活動還啟動短視頻大賽,多名網紅達人直播推介書峰枇杷,用鏡頭展現書峰鄉獨特魅力。
市煙草公司仙游分公司與書峰村進行枇杷認養活動簽約。全媒體記者 李俊華 攝
當日,市煙草公司仙游分公司與書峰村進行枇杷認養活動簽約,為書峰村的枇杷種植戶帶來穩定收益,實現互利共贏。錦峰村也與福建省四季有實農產品供應鏈管理食品公司簽約,將拓展更多枇杷深加工產品,為書峰枇杷拓寬銷路。
書峰鄉鄉長李雙忠表示,書峰鄉實施跨村聯建以來,把產業振興臨時黨支部作為枇杷種植技術服務隊,圍繞枇杷科學種植、品質改良、產業鏈延伸和拓寬銷售渠道等展開專業指導,提高枇杷品質和產量。
仙游縣副縣長吳永紅介紹,通過舉辦書峰枇杷文化旅游活動,以枇杷為媒,為優質農特產品代言、為鄉村產業發展鼓勁,為加快推進農旅、文旅深度融合、助推鄉村振興,打造強力引擎、凝聚強勢動力。
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是書峰枇杷文化館開館,這是全市首個枇杷文化主題展館,生動呈現枇杷種植歷史、亮點等。書峰鄉枇杷加工廠也于當日投用,助推枇杷產業發展。
游客參觀書峰鄉枇杷文化館。全媒體記者 李俊華 攝
而在書峰鄉組團化發展片區內,書峰鄉枇杷標準園、書峰鄉百松村產業園一期項目也在加快建設。今年該鄉計劃投資1000萬元,新建錦峰村農業生態觀光園項目,整合書峰鄉特色資源,深耕文旅產業。
聚眾賦能壯大產業
正值枇杷上市高峰期,書峰鄉漫山遍野碩果累累,農戶們穿梭于果樹間,忙而有序地采摘,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果香。
枇杷是書峰鄉傳統名特優農產品,栽培歷史悠久。地處戴云山脈東南麓的書峰鄉海拔200米至500米,日照充足、雨量適中,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書峰枇杷”皮薄肉厚、汁多味甜的獨特品質。“書峰枇杷”先后獲評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今年書峰鄉的枇杷總產量可達1萬多噸,預計產值1.6億元。
大自然饋贈的枇杷,成為書峰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金果果”。書峰鄉依托片區組團發展模式,打造村級共富小微園,以書峰村枇杷現代綜合產業園為中心,錦峰村、百松村結合現行小額代建公司收益分紅政策,將分紅的50%資金及閑置資金,每村以30萬元入股書峰村枇杷綜合產業園種植優質白肉枇杷,共享發展效益。
此外,書峰鄉整合書峰村罐頭加工廠、書峰村中草藥收購廠、錦峰食品加工廠等“家門口”的工坊,收購群眾枇杷及枇杷葉、青黛靛干、麥冬等中草藥。據估計,書峰村共富小微園可解決群眾勞動力就業60余人,片區三個村居村集體今年有望增收50萬元。
作為仙游縣城后花園,書峰鄉也是鄉村振興示范點。該鄉積極融入全域旅游大局,因地制宜開發特色旅游產品,立足枇杷特產,做實標準、做優品質、做強品牌,走出一條“生態+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推進“小枇杷”向“大產業”轉變。
記者了解到,書峰鄉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以黨支部引領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收購銷售枇杷,穩定枇杷市場價格。同時,書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牽頭成立峰盛農業公司,建設書峰枇杷現代產業園開展白肉枇杷種植、品種培優、科學管理等工作,拓展產業新格局。該鄉建設1處書峰枇杷食品加工廠,引進第三方企業入駐,生產枇杷膏、枇杷水果罐頭等深加工產品,打造書峰枇杷伴手禮產品。
同時,書峰鄉大力引導群眾圍繞名企、名牌、名品和名產地開展創建工作,通過推廣書峰枇杷規模化種植、種苗推廣、技術培訓、鮮果收購、網絡銷售以及深加工產品產銷等枇杷全鏈條服務,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雙向發力合作共贏
在今年的福建旅游交易會上,仙游縣推薦的青黛非遺制作技藝成為交易會的一大亮點。
2024年,書峰鄉與閩江學院就青黛、枇杷產業以及鄉村文旅等工作開展校地共建活動,建1個校級共建基地,深化當地村莊規劃與產業規劃,提出促進鄉村振興的舉措。與閩江學院共建以來,已策劃35個鄉村振興提升項目,助力書峰鄉產學研深度融合。
在青黛產業方面,書峰鄉通過“黨委搭臺、高校策劃以及企業運營”的方式,制定青黛扎染地方標準、建設創新創業基地,就農特產品宣傳推廣、豐富文創設計、跨村聯建、做好村莊規劃和產業規劃等事項達成合作共識。
圍繞枇杷青黛深加工產品研發,書峰鄉線上搭建“莆仙書峰智慧農文旅”網絡銷售平臺,線下組織閩江學院大學生開展農特產品營銷大賽。
在枇杷產業方面,書峰鄉對接閩江學院,形成“高校智庫+本土資源”雙向賦能,提升枇杷品牌附加值,激活鄉村文旅經濟。
書峰鄉機關黨支部、書峰村黨支部還與閩江學院地理與海洋學院地理科學系黨支部結對共建,與鄉民創辦的九葉草集團等開展校企合作,培訓實用電商人才、推出鄉村干部產業發展課堂等,并聯合四季有實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形成“校地企”三方合力,豐富枇杷、青黛深加工產品,設計書峰文創IP產品,提升特色品牌文化。
李雙忠表示,書峰鄉不斷深化與閩江學院共建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在經濟和社會效益上成效顯著。僅枇杷包裝設計方面,就助力書峰枇杷產業增收2000多萬元,打響了“書峰枇杷”品牌名片。他希望校地能持續合作,通過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支部共建、科技幫扶、人才培訓等,助力書峰鄉村振興,鄉民共同富裕。
從“一產”打造“福果”基地,到“二產”與閩江學院開展深度合作,再到“三產”引進泉州龍潭溪旅游有限公司、書峰研學等第三方經營主體,書峰重點策劃文旅項目,通過引流增效,做大農文旅特色品牌,實現一產接二連三,鄉村振興迸發新活力。
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隨著技術、資本、項目、文化的加持賦能,書峰鄉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和美共富的新圖景徐徐鋪展。(全媒體記者黃凌燕通訊員鄭志忠陳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