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仙游縣人民法院榜頭法庭秉承“小法庭亦有大作為”的理念,全力服務保障鄉村振興,積極融入社會基層治理,聚焦群眾所盼、司法所能,努力實現化解矛盾糾紛和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雙向奔赴”。
2013年11月,謝某承攬許某的農村建房。二樓水泥板澆筑后,謝某未及時將用于支撐澆筑水泥的模板拆除,許某也因此不肯付清剩余的1.5萬元建房款。事情就這樣拖到了2022年,準備裝修房子的許某,聯系謝某去拆除模板。但因時間久遠,有少數小塊木板完全嵌入墻體,難以清理。許某無奈只能刷漆,將其覆蓋,雙方因此結怨。
了解事情原委后,榜頭法庭考慮到雙方系鄰里關系,決定借助村干部熟悉情況的優勢,聯合村委會干部上門調解。在許某家中,雙方當事人面對面協商,經辦法官適時予以釋法析理。最后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和解協議,由許某折價支付給謝某7000元建房款,這起長達10年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為進一步推動訴源治理工作提質增效,榜頭法庭多次與雙洋村、象山村、光埔村等村委會溝通協調,建立“法庭+村委會”聯動調解機制,以村為依托,把調解資源下沉到老百姓身邊,實現矛盾糾紛的高效、實質性化解。
榜頭鎮是仙游紅木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為高效處置涉紅木糾紛問題,榜頭法庭積極運用涉紅木家具糾紛訴調對接機制,引入紅木行業協會專業力量,對于涉紅木價值以及性質類案件,邀請專業人員對案涉紅木的生產工藝、產品標準進行鑒定評估,并提出專業性建議,彌補法官專業知識的不足,提高事實認定的準確性,使當事人有針對性地就爭議問題展開質證活動,提高訴訟效率,節省訴訟時間,促進案結事了。
“比想象中快多了!才立案3天,問題就解決了。”榜頭法庭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高效辦結案件,這讓第一次打官司的陳某豎起了大拇指。陳某是某工藝品銷售商。2022年,客戶林某多次向陳某購買工藝品。之后雙方通過微信對貨款進行結算,林某確認尚欠陳某貨款1.5萬元,但經陳某多次催討,林某均拒絕支付。
2023年10月,陳某將林某訴至法院。立案時,法院立案人員告知陳某,該案符合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條件。經辦法官充分發揮小額訴訟程序“小、簡、快”的特點,于立案次日便向當事人送達了法律文書和相關材料,并組織雙方調解,輔以釋法說理,最終達成調解協議,案件在立案后第3天就得以案結事了。
榜頭法庭還為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涉企案件設立“綠色通道”,促進快立快審快結,同時落實案件繁簡分流,盡可能適用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努力提高審判效率、節約爭議雙方的訴訟成本,傾情傾力優化營商環境。
全媒體記者林曉玲通訊員周磊